欢迎访问-福州大学新闻网

搜索

您的关键词

媒体福大

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福大 > 正文

热文排行

作为福建省新工科教育联盟理事长单位,福州大学坚守理工结合底色、聚焦开放办学特色,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对接福建省“六四五”产业需求,注重系统推进、内涵提升、模式创新、平台打造,扎实推动新工科发展。

注重系统推进,构建新工科学科发展新体系

系统构建学科发展体系。学校秉承“优化结构、注重交叉、强化特色、打造一流”原则,构建了“1+6+11+X”学科体系,通过优化调整学科群、学部、学院,新增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个专业学位博士点,为新工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多学科支撑。

推动应用理科向工科延伸。实施化学科学与工程世界一流学科群建设行动,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以化学学科为核心“催化”带动,依托7个国家级平台,促进化工、材料、环境、生物等学科“化学反应”。化学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化工名列2021年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行榜全球第40名。

推动工工、工文交叉复合。实施新一代信息技术学科群、智能建造学科群、大数据与智慧管理学科群建设行动,分别以电科、土木、管科为核心,有机整合计算机、机械、电气、数学等学科,成立计算机与大数据等4个学院,以科教融合、军民融合引领支撑福建“四大经济”高质量发展。

福建教育微言0421四新新工科1.png

“两线结合、三阶递升、六平台协同”新工科实践教育体系荣获2020年福建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

注重内涵提升,优化新工科专业建设新机制

聚焦产业急需,打造工科专业新结构。2020年以来增设人工智能、机器人工程、储能科学等5个新兴专业,停招2个专业,做好增量优化、存量调整,打造出以27个国家级一流专业为先锋、19个省级一流专业为腰身的新工科专业阵列。

聚焦提质增效,更新现有专业内涵。创新性地融合产出导向和课程思政理念,修订了24个教学管理文件;优化培养方案,在国内率先将“品德修养”统一纳入全校所有专业毕业要求首个指标,做精核心课程模块,淘汰低支撑课程,以17个通过国家专业认证评估专业为蓝本,全面推行认证。

聚焦技术发展,加快一流课程建设。推广应用“价值引领、知识拓展、思维训练、能力建构”四位一体课程建设理念,实施“卓越课堂计划”,将行业最新要求、技术最新发展引入课堂,创新教学模式,建成了一批以25门国家级、148门省级一流课程为代表的高阶课程。

福州大学在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1 金、2 银、4 铜

注重模式创新,拓展新工科跨界培养新途径

构建跨学科培养新模式。学校以专业教育为主线、以思政教育为标线、以通识教育为基线、以跨学科教育为准线,首创了可推广应用的“井”型跨学科培养模式,成立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中心,形成思政课程“一主多辅”、课程思政“五主合一”的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紧密融合模式。

实施“通识+跨界”双线驱动。从通识基线上再造“大通识”课程体系,增设写作与沟通、劳动与创造等系列通识课程,实施“三大文化”教育工程,培养学生宽厚理论素养和灵活通用能力;从跨学科准线上探索跨界联合培养模式,实施跨单位开设跨学科课程项目的工作量核算与绩效调配等改革,组建跨学科教学团队,推行合作性学习、项目化研究、进阶式实践。

建立“点-线-面”培养体系。以11个教育部新工科、新文科项目实施为“引擎点”,组建数理综合班、嘉锡化学创新班、远志创业班、人工智能实验班等14个实验班,串联形成亮丽“风景线”,辐射带动各学院全力拓展工程教育“新局面”,推行“技艺融合”课程设计和“导师组、顶石式”联合毕业设计。

本科生在超导量子计算实验平台开展实验

注重平台打造,开辟新工科协同育人新格局

健全政产学研协同育人平台。牵头成立福建省新工科教育联盟,建立协同工作机制,推动资源共建、平台共用、项目共研、经验共享。采用“引校入企+引企入校”方式,建成泉港校区、晋江科教园、国家大学科技园等,深化一批示范性现代产业学院、专业特色学院建设,共建教育部“智能基座”协同育人基地,实现与高新企业“无缝对接”。

协同打造新工科实践教育体系。融入全周期教育理念,整体规划六大新工科实践平台功能定位,构建了“两线三阶六训式”新工科实践教育体系,融智慧教育、研发为一体,建立了福建省人工智能教育科技共享型实践基地。在2016-2020年全国学科竞赛评估中名列第25名,七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总决赛共获9金18银25铜。

创设国际化培养培训平台。成立福建省首个双授学位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梅努斯国际工程学院,引进先进理念和优质资源,联合开设4个专业;土木工程学院深入实施国家外专局“国际化示范学院推进计划”,开展异地/移地教学,成建制招收老挝56名优秀学生,为亚非国家开展技术培训300余人次,打造契合福建“向海”禀赋的国际交流合作高地。

福州大学人工智能创新共享平台


福建教育微言:https://mp.weixin.qq.com/s/TS2-F4paKxg3xWL51kE8LA

东南网:http://i.fjsen.com/2022-04/30/content_31023402.htm



上一篇:【福州晚报】福州“病毒杀手”出征守“沪”

下一篇:【福建日报】六校入选首批“全国英才计划培养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