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福州大学新闻网

搜索

您的关键词

媒体福大

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福大 > 正文

热文排行

年初,漳州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攻坚年动员大会,擂响了“七比一看”竞赛的战鼓,发出新一年抓产业、上项目、促发展的动员令。

竞赛中,华安县以工业经济为支撑点持续拉动县域经济提质。大产业布局中离不开师傅们的匠心坚守,他们以自己的点滴努力,为华安先进装备制造百亿产业集群添砖加瓦。

(节选)

好产品“检验师”

“生产管理部管理着‘进’与‘出’,即原料的进厂、产品的出厂。每月出货量1.8万吨,每天有40多台大货车来装运钢构件,高峰期会达到60台。每一块钢材切割都得精准到毫厘,稍有疏忽,上好的钢材就废了。”在新长诚重工,生产管理部经理邱炳智正认真检验待出厂的产品。

2013年,刚从福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的邱炳智,就职于福州一家公司。2016年9月,他回到华安老家,进入新长诚工作,从储备干部、课长助理到副课长、课长,直至2021年5月当上部门经理,一步一个脚印,不断淬炼成长。

“钢结构一眼扫过去,平整度、垂直度的误差不超过5毫米。”工友韩艺斌说,“邱炳智的眼睛就是质量水准的‘标尺’。”

这个角没归方,这里切割没垂直,这样施工不对……邱炳智看起来像个挑刺大王,但事后很多人都对他服服帖帖。

去年,公司接了一单急活——两个月内生产出20套彩钢板厂房材料。工期短、任务重,邱炳智把班上的人员召集起来,集思广益,对方案进行优化,通过技术改进,将原有的两道焊接改为一次焊接。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提升焊接效率。那两个月,每天连续工作20个小时,对他来说是家常便饭。就这样,在邱炳智和同事的共同努力下,产品保质保量地完成了。

从怕邱炳智来,到盼邱炳智来,车间里的工人慢慢体会到邱炳智的“认真负责”。

邱炳智知道促进车间生产效率的关键是加强各工种之间的沟通与协作,为此,他不光努力完成自身岗位工作,还经常和工友互相交流、相互学习,出主意、想办法,克服各种生产困难。


全文见福建日报:https://fjrb.fjdaily.com/pc/con/202204/28/content_176270.html


上一篇:【海西晨报、厦门网】将汽修绝活倾囊相授

下一篇:【厦门日报】这场艺术品鉴会 两女画家期待与观众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