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福州大学新闻网

搜索

您的关键词

福大要闻

您的位置: 首页 > 福大要闻 > 正文

热文排行

新闻中心讯/在人们的印象中,想成为女科学家和工程师似乎并不容易,许多数据和现象更加深了人们的这种印象。但是来自中国科协的3位女科学家告诉我们,只要有理想,有兴趣,讲究方法,勤奋钻研,成为女科学家和工程师并非不可能。113日上午,刘恕、陈赛娟、白敏冬等女科学家做客福州大学,为福大学子作了一场题为“明天的女科学家与工程师”报告会,用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程东红在致辞中的话就是“与广大师生共同分享女科学家们追求科学、真知的体验,帮助大学生疏导在人生选择上的困惑和迷茫,共同探讨如何塑造女大学生明天的社会角色。”

 

刘恕研究员,是中国科协荣誉委员、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荣誉顾问,主要从事沙漠化防治研究,是我国沙漠化研究早期学者及学科带头人。1996年任中国科协第五届副主席。她在报告会中说,虽然现实环境有颇多不利于女性从事科研工作的因素,但是女性朋友只要是有兴趣,有理想,科学技术是值得女性挑战的领域,且女性具有许多诸如严谨细腻等男性不具备的优势,女性选择科学领域作为理想正当其时。她以自己从事科学研究的经历现身说法,指出科学就是要不断自我否定,不断升华,只有将理想、兴趣和责任相结合,才能在科研事业上有所成就。

 

陈赛娟是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她与大家分享了自己从事白血病研究的艰辛与收获。她认为,科学事业是需要有艰苦奋斗精神的,她自己在创业之初也是一穷二白,正是在艰苦的环境下依然奋斗不息,才会有后来的成绩。她的自身成长经历正是这一道理的最好例证。

 

白敏冬是一位年轻的女科学家,1965年出生,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主要从事大气压强电场电离放电高效生成羟基自由基的方法及其应用,成果显著,在海洋污染绿色防治方面做出较大贡献。她在题为《科技女性为低碳技术发展争做贡献》的报告中说,女性朋友要想从事科学事业,就要确定科学的选题;思维要开拓,有敢于挑战世界难题的胆量和勇气;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最后还要克服内向不自信等自身弱点,面对家庭、社会歧视,要勇于坚守、自信面对。

 

在互动交流环节,当被问到“如何平衡工作与家庭”,陈赛娟院士风趣地说,她和同为科学家的丈夫正在“研究”如何减轻女科学家的负担。她说幸运的是,她丈夫对生活要求不高,子女也很争气,都很支持她的科研工作,所以家庭负担并不大,可以专心搞科研。刘恕研究员在回答“女科学家如何克服自身一些弱点”时谈到,女科学家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扮演好自己身为女儿、母亲和妻子的各种角色,而不是隔离与科学家的身份。同时,她建议有志于从事科学研究的女性朋友,要及早积累科研知识,这样在生儿育女后还可以焕发科研“第二春”。她还告诉在场的男同胞说,选择女科学家作为自己的伴侣也有很多好处,相比于小鸟依人的女子,女科学家视野更开阔,更好交流。谈到对在校女大学生的期望时,另一位女科学家韩喜球说,“女性在生活中要保持女性的魅力,在工作中要忘却自己的性别”。

 

报告伊始,校党委陈笃彬书记致辞欢迎各位女科学家莅临福大,与福大学子共话成长成才。报告会结束后,陈笃彬书记还向女科学家们赠送了礼物。

 

报告会由福州大学党委副书记陈少平主持。数百名学生参加了报告会。







 

(文图/李连富)

上一篇:两岸学者汇聚 “论剑”福州大学

下一篇:求是科技基金会捐资400万设立福大大学生奖学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