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福州大学新闻网

搜索

您的关键词

福大要闻

您的位置: 首页 > 福大要闻 > 正文

热文排行

融媒中心讯/4月30日晚,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国家一级演员濮存昕应邀作客福州大学第692期嘉锡讲坛,携新书《我和我的角色——濮存昕自传》与师生漫谈舞台艺术,分享人生感悟。校党委副书记王向阳出席活动,学校相关部处、学院负责人以及500多名校内外读者参加活动。活动由图书馆负责人主持。

20250506-濮存昕讲座现场.JPG

濮存昕老师作主题分享 图书馆供图

讲座中,濮存昕老师以“角色与人生”为主题,以周朴园、李白等经典角色的塑造为脉络,将四十载舞台生涯凝结成生动注脚,带领读者深度了解他多年来在演艺道路上的历练、探索、创新和思考,细腻阐释了演员与角色互为镜像的创作哲学,揭示了舞台背后艺术家的精神跋涉与美学思考。

“舞台艺术的魅力能够持久,是因为我们的表演是与观众面对面进行的。”从事多年舞台表演的濮存昕老师强调,人与人的亲近感至关重要,当演员在舞台上表演时,现场观众同样也是参与者,拥有丰富的情感体验,因此,好的文艺作品是演员和观众共同创造的。“表演要从观众的角度出发,要考虑观众的角度怎么看,观众的心里怎么想,从而完善自己的演出。”濮老师表示,“涵盖所有传播形式的核心概念是‘与我有关’,明星人物具有票房的号召力,要让观众亲近剧场,就要演绎当代观众感兴趣的内容,让更多人在剧场的交流中产生共鸣。”

当论及演绎中如何平衡“忠于自身作品”与“适应当下审美”二者之间的关系时,濮存昕老师表示,无论塑造历史人物还是演绎先锋实验戏剧,作为演员,都可以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获得深刻启示。“要善于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把‘过去’的东西变成‘今天’的东西,把中国悠久历史文化中最好的东西延续下来,焕发当代生命力。”这也是他对“与观众共同创作”理念一以贯之的最佳诠释。

谈及对青年读者的阅读建议时,濮存昕老师指出,阅读时要努力亲近文字、亲近语言,用心感受文艺作品中蕴含的丰富内涵。他鼓励在场的同学们要沉下心来阅读,努力寻找自己感兴趣的读物,“对文字的亲近应当是‘一生所好’。”

“当代人的困惑、愁苦、不甘,先辈们早就经历过,也写在了经久不衰的经典文学作品里。”濮存昕老师举例李清照的词作和李叔同的《送别》,表示中国古典诗词“做到了主观与客观相融合”,“容得下天地历史古今”,因此是终生都值得去研读、去体悟的文化宝藏。

有观众提出演员如何面对人工智能时代的挑战,濮存昕老师强调:“不要让人类被科技所吞噬。”他通过引入生活中的例子,形象地阐释了科技时代下应努力寻找“差异之美”,做科技的主人。

20250506-王向阳副书记给濮存昕老师颁发正嘉锡讲坛荣誉证书.JPG

王向阳副书记向濮存昕老师颁发福州大学嘉锡讲坛荣誉证书

20250430嘉熙讲坛现场欧阳逸菲.JPG

嘉锡讲坛现场 欧阳逸菲 摄

讲座结束后,濮存昕老师向福州大学图书馆捐赠个人著作《我和我的角色》,王向阳副书记向濮存昕老师颁发福州大学嘉锡讲坛荣誉证书,并表达对濮存昕老师的诚挚谢意。

据了解,濮存昕老师在40多年的艺术生涯中演绎了众多深入人心的角色,他塑造了话剧舞台上的李白、周朴园等,电影中的鲁迅、弘一法师,电视荧幕中的康伟业、公安局局长高天等代表性角色,先后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第11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男演员、第12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最佳男配角奖等。同时,濮存昕老师是“中国红十字博爱大使”,是我国首位预防艾滋病宣传员;他积极参与救助被拐卖儿童等公益项目,用艺术疗愈心灵的创伤。曾当选“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并提名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

此次讲坛由福州大学图书馆、福建教育出版社大梦书屋、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和福州大学教务处联合主办,旨在促进师生从与名家的交流中收获知识、启发思考,在自己的人生舞台上演绎精彩篇章。(文:图书馆 林艺山 李云雀,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学生记者 秦香 欧阳逸菲 宋智博)

上一篇:福州大学2025年本科生科研训练项目(SRTP)国家级和省级推荐立项数创历史新高

下一篇:校领导看望慰问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