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月19日,学校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明确方向、凝聚共识、振奋人心。全校各单位深刻领会会议精神,迅速行动,围绕“一号工程”群策群力,聚精会神开足马力,对标对表,积极落实。为了更好地展示各单位落实“一号工程”的工作思路和进展情况,校党委宣传部在校园各宣传平台开设“一号工程”访谈录专栏,对话部处长、学院院长,谈思路、解难题、找对策、抓落实。本期我们走进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对话邱挺处长。
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邱挺处长接受本网记者采访 蓝苗摄
福州大学融媒体中心:请您介绍下近年来学校在学科建设上的整体思路?
邱挺:“双一流”建设重在质量和特色,作为地方高校,福州大学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先为,有所后为”的原则。通过优化学科布局、实施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计划、世界一流学科培育建设计划、新兴交叉学科建设计划等举措,将有限的资源集中配置,把优势突出的化学作为主干学科,化工、材料、药学作为支撑学科进行重中之重建设,形成局部优势,确保经过2~3周期的国家“双一流”建设,优势学科领域进入世界一流行列。
同时,积极发挥一流学科的带动作用,以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围绕福建省“六四五”产业新体系和数字、绿色、海洋、文旅四大新经济形态,遴选在引领高质量发展中服务作用明显和发展基础较好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大数据与智慧管理、智能建造等潜在优势学科群进行重点培育,经过1~2周期的建设争取进入国家层面的“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到本世纪中叶相关学科领域进入世界一流行列。
福州大学融媒体中心:经过一轮的“双一流”建设,学校在学科建设上有哪些亮点?
邱挺:一流学科是高水平大学的标志和基石。在学科建设中我们强调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充分发挥世界一流学科对学校整体发展的带动作用。
重视发展学科专业对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科技成果转化突出。牵头组建了“中国福建化学工程科学与技术创新实验室”,参与组建了“中国福建光电信息科学与技术创新实验室”;重点支撑了“数字福建”和“数字中国”建设;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研制的我国新冠病毒防控首台“紫外光催化复合消杀机”,使福建省成为全国率先应用物理消毒设备消杀新冠病毒的省份。
坚持学科交叉融合,形成学科分层次建设的科学体系。形成了建设世界一流学科、高峰学科、高原学科、新兴交叉培育学科等四级“争创一流,协同发展”的学科生态体系。
福州大学融媒体中心:校党委书记陈国龙在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工作会议提出了“1+3”建设思路,请您给我们介绍下“1+3”的建设思路?
邱挺:在今年的新学期中层干部会议上,校党委陈国龙书记分析研究了“双一流”建设面临的新任务新要求,指出我们要走“特色高质量发展路子”,提出了“1+3”,鼓舞了士气,指明了方向。
“1”是指化学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行动。以化学学科为核心,有机整合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药学等学科,凝练和打造催化化学、能源化学、工业化学、分析化学、药物化学五个特色研究方向,推动化学学科做强做大,光催化等若干学科方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
“3”是指新一代信息技术学科群、大数据与智慧管理学科群、智能建造学科群等3个世界一流学科培育学科建设行动。
新一代信息技术学科群以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为核心,有机整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物理学等学科,聚焦高性能集成电路、超高清视频显示、光电等“卡脖子”问题,前瞻布局下一代信息技术关键核心技术,引领福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大数据与智慧管理学科群以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为核心,有机整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学、工商管理等学科,面向数字中国建设战略需求,深化新时代“数字福建”建设,紧密对接电子信息和数字产业、现代纺织服装、现代物流、旅游等产业需求,引领福建数字经济、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
智能建造学科群以土木工程学科为核心,有机整合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等学科,以军民融合创新发展对接福建省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海洋、建材、节能环保等产业发展,为深入推进先进制造业强省、质量强省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引领福建数字经济、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福州大学融媒体中心:要实现“一号工程”的建设目标,我们目前有什么基础或优势?
邱挺:福州大学经过“211工程”、省部共建、高水平大学、特别是首轮“双一流”的持续重点建设,我们的办学定位更加明确,即“建成具有若干世界一流学科的国际知名高水平大学,早日成为世界一流的东南强校”。
我们坚持走内涵式的发展道路,在学科建设、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研创新、服务社会和国际合作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发展。其中在学科专业建设、科研创新和服务社会上,主要表现如下:
在学科专业建设上,化学学科再次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6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其中化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化工、化学、纳米科学与纳米技术3个学科进入USNews2021年世界大学学科排行榜全球前100名;15个学科进入2021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榜单。学校主动对接我省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不断优化学科结构,在全省率先布局新兴交叉学科建设,成立军民融合创新研究院、人工智能学院和微电子学院、先进制造学院等,率先开办了微电子、人工智能、网络安全、大数据、医工融合等国家战略新兴产业急需的学科专业。
在科研创新上,我们的科研条件进一步提高,科技经费逐年增长,新增7个国家级科研平台。科研产出更加丰硕,产出了一批高质量论文成果。近年来在CNS子刊上发表论文28篇,其中在Nature期刊发表论文2篇。7位学者进入“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2020年作为合作单位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
在服务社会能力上,校地企合作办学取得突破,学校与紫金矿业集团共建紫金学院,与泉港区、石化集团共建石化学院,与晋江市共建先进制造学院等。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学校积极构建“顶天立地”的科研创新体系。国家大学科技园依托学校优势学科,有机对接我省“六四五”产业新体系,建立校企合作共建示范基地,实现科技、人才与企业“零距离”对接。
福州大学融媒体中心:存在哪些难点或亟待解决的问题?
邱挺:当前,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进入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加速期, 迫切需要提升核心技术的原始创新力,探索符合国家战略需要的高层次复合人才培养模式,这些需求给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也为作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重地的高校,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作为福建省属唯一的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福州大学在迈向世界一流的东南强校道路上面临不少问题和困难,突出的问题有两点:一是“双一流”建设投入不足,办学经费紧张。虽然近年来学校的国际排行榜一直位居国内高校50名左右,但据青塔不完全统计,福州大学近几年的财政拨款却排在全国100多位。资金短缺成为制约学校发展的突出因素。二是编制短板问题明显,师资力量总体不足。高层次人才短缺,师资队伍有待提升等。
福州大学融媒体中心:“1+3”战略的实施对学校未来发展有怎样的影响或深远意义?
邱挺:对标学校第七次党员代表大会提出的发展目标:到2025年,具有若干世界一流学科的国际知名高水平大学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为建成世界一流的东南强校奠定坚实的基础。在这期间,力争有3个学科达到国家世界一流建设学科水平。目前,学校仅有1个世界一流建设学科,其他学科还达不到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水平,差距比较大。对标国家第二轮新增建设学科“切合急需、水平出色、整体达标”的遴选要求,从大平台、大项目、大团队、大成果、大先生等五个方面进行考察,我们还有不小的差距。
为此,实施“1+3”战略是学校第二轮“双一流”建设的重要举措,争列更多世界一流建设学科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进一步聚焦校党委“11个一流”的内涵要求,力争实现2021—2025年建设周期目标,为实现2035年远景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福州大学融媒体中心:面对国家新一轮“双一流”建设的整体导向,今后学校将在哪些方面进行调整提升、着重发力?
邱挺:按照学校“双一流”建设工作推进会和工作会议有关精神,面对国家新一轮“双一流”建设的整体导向,争列更多世界一流建设学科的“一号工程”,实施高素质师资引育工程、高质量人才培养工程、高水平科研创新工程和高效益社会服务工程“四大工程”,推动实施人事制度综合改革、实施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实施科研体制综合改革和实施成果转化机制改革“四项改革”,切实做到党建引领要再实化、能力本领要再强化、服务保障要再优化、文化内涵要再深化和狠抓落实要再细化“五个再”,推动学校早日建成具有若干世界一流学科的东南强校,为福建高等教育强省建设谱写福大新的篇章。(许晓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