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讯/为了构建在体稳定、高效载药与精准治疗的抗癌药物载体,福州大学吴再生教授团队近期研发了抗降解的核酸纳米线、核酸精准靶向导弹以及金纳米颗粒表面核酸纳米条纹带多种靶向药物载体,在JACS和ANGEW CHEM INT EDIT连续发表3项高水平研究成果。
一是通过隐藏核酸末端,构建了周期性排列的DNA纳米线,并在纳米线外表面组装具有细胞特异性识别能力的发夹或近似发夹结构的适配体,得到DNA纳米线-适配体的核壳型纳米结构(NWs-Aptamer)药物载体;二是通过横向普通碱基杂交与纵向回文粘性末端交联作用发展三维自组装DNA纳米级材料、通过顺序性组装构建核酸逻辑门,提出核酸纳米精准制导导弹递药系统(D-PGM); 三是为了提高核酸纳米结构的药物装载量,以纳米金表面固定的寡核苷酸为扩增引物,经RCA扩增、再一步退火,发展了金纳米颗粒表面核酸纳米条纹带。
吴再生简介:福州大学教授、博导,国家级青年人才,福建省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福建省闽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能源与环境光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青年骨干,福州大学肿瘤转移预警与预防研究所所长。致力于功能核酸探针和核酸纳米器件等领域的研究,在Nat Commun、J Am Chem Soc和Angew Chem Int Ed等期刊发表SCI论文100多篇。主持海外项目、国家级或其它级别项目10多项,培养或联合培养硕博研究生40多名。
论文链接1: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02/anie.202004805
论文链接2:https://pubs.acs.org/doi/10.1021/jacs.9b09782
论文链接3: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02/anie.202005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