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福州大学新闻网

搜索

您的关键词

福大要闻

您的位置: 首页 > 福大要闻 > 正文

最新更新

热文排行

福州大学党政代表团到华为公司考察交流10-23
福州大学闽清校友捐赠“闽福轩”揭牌仪式举行10-26
福州大学举办2025年党员基本培训第二次集中大课10-16
福州大学党政代表团到华南理工大学考察交流10-23
福州大学召开高质量发展暨庆祝建校67周年创新创业校友座谈会10-26

新闻中心讯/近日,福州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物理系量子光学实验室郑仕标教授等人撰写的论文“Quantum delayed-choice experiment with a beam splitter in a quantumsuperposition”被世界著名的物理学顶级期刊《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接收发表。郑仕标教授为第一作者,福州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

波粒二象性是量子力学的一个基本特征,被著名物理学家费曼称为“包含了量子力学唯一的奥秘”。按照玻尔互补原理,一个量子系统同时具有波动性和粒子性,但这两种属性不能被同时观测到;系统表现出哪种属性取决于实验装置。最近,福州大学郑仕标教授领导的科研团队研究发现,可利用Ramsey干涉仪同时观测到一个量子比特的波动性和粒子性。和已有相关研究不同的是,一个处于量子叠加态的谐振腔充当量子分束器,因而不必用到干涉仪以外的辅助粒子。干涉过程的量子特征体现在该谐振腔的电磁场在相空间中准概率分布的负值上。研究工作的实验部分由浙江大学的王浩华教授领导的小组完成,实验结果证实了理论预测。这项工作已被国际物理学界顶级刊物《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接收。《Physical Review Letters》由美国物理学会(American Physical Society)出版,是目前物理学科最具权威和最有影响力的学术期刊。

论文网址:

http://journals.aps.org/prl/accepted/a2071Y2cUdd16256106c2a782aa981c6fcafb7c56

上一篇:福州大学在第十四届“挑战杯”中航工业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终审决赛中荣获佳绩

下一篇:福州大学社会主义学院举办第十三期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