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讯/ 4月7日晚7点,百家讲坛《彭林说礼》主讲嘉宾、清华大学彭林教授做客福大,为福大师生作了题为《中华传统家训文化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报告。
彭林教授来自清华大学历史系,著有《周礼主体思想与成书年代研究》等书。是中国经学研究中心主任,长年从事中国古代史与学术思想史的教学与研究,兼任中国社科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华夏文化交流促进会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
如今,官二代富二代丑闻层出不穷;改革开放打拼立业的企业家子女没有担当,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是家风!讲座一开始,彭林教授就以严峻的现实,让大家意识到家风的重要性。
“古训有言,国之本在家,而教育乃立国之本。”彭林教授通过《孟子》、《礼记》,以及家训之祖《颜氏家训》,表明了家风对国家的影响。一个君主要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才能够治理好国家。殷商历经三十世才改朝换代,而秦朝不过两世,这便是联系到了亡国之君胡亥所受到的暴政教育。
家风不仅对国家有重大的影响,对每个家庭而言同样重要。从南北朝到隋唐,士大夫普遍重视家庭教育。宋代起,由于知识精英的倡导,家教家训大行于世,对于规范社会风气,起着良好的作用。为了让大家对此有更加深刻的体会,彭林教授一一列举历代家教家训:如唐太宗的《帝范》、司马光的《家范》、朱柏庐的《治家格言》等。
整场讲座中,结合当今社会存在的种种问题,彭教授为在场的福大师生详细讲解家训主旨,对勉学、少年当慕贤、修身、勤俭、嫁娶、治家莫如礼、为官从政之道等方面一一讲解。对于现在社会俗雅不分,反以俗为傲的现象深感痛惜。
“虽然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但在当今重建家风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彭教授说道。因为重建家教和门风建设,能培养大众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能够将诸多恶性事件扼杀在萌芽状态,使万千家庭的福祚代代绵延。
据了解,这是福州大学第385期嘉锡讲坛,也是“承善济美·爱国齐家”福州大学第三节传统文化节启动仪式暨主题讲座。本届传统文化节以“承善济美爱国齐家”为主题,旨在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领学生领悟家训精髓,培养爱国情怀,树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志。(福州大学学生记者团 蔡舒戎 曹蕾)

彭林教授在作报告 福大记者团 向珮瑜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