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福州大学新闻网

搜索

您的关键词

综合新闻

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热文排行

新闻中心讯/“寸草生辉,善孝流深”。4月20日晚,由福大学生工作处、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中心主办,法学院心理服务部承办的“心灵讲坛第28讲”在素拓多功能厅进行。通过三个情景剧表现母亲与孩子相处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引起同学共鸣。

情景剧《焦虑的转嫁》展示大三学生安然被动承受母亲的“清华考研梦”, 在母亲高强度学习计划安排下,逐渐变得忧郁与憔悴。结尾时安然的内心独白“清华是你的梦,那我的呢?”引起观众深思。

《温柔的陷阱》讲述的是毕业生安然工作后的故事。她获得去上海并得到重用的机会,习惯性地,她征询母亲的意见。母亲的反对让安然犹豫不决,在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下,安然听到内心的声音,勇敢踏上自己的“征途”。

《孩子,别走远》以母亲的回忆日记形式描写母亲内心的声音,“对不起,以爱为借口把你们栓的太紧。现在去蓝天飞翔吧!别走远,多联系家里。”

在现场问答环节,人文学院心理学老师林敏就学生提出的“我们是否应该认同家长‘包办’一切的做法?”的问题作出解答。她结合自身经历指出,面临父母“包办型溺爱”时,不能为了反抗而反抗,我们应主动与父母沟通,在客观比较下规划自己的人生。

“如果你们对自己的爱好、前途、能力没有清晰的认识,父母是你们最先该咨询的人。”林敏老师还鼓励同学们要多与父母交流,学会换位思考。(福州大学学生记者团 林钰松)

 

上一篇:经济与管理学院成立大学生创业者联盟

下一篇:福大第四届科技展举办 高科技产品引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