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讯/11月9日,在福州大学学生记者团成立25周年之际,《中国青年报》福建记者站站长、高级记者陈强应邀到福大作了题为“从校报记者到高级记者”的报告,分享自己从一名理工男到大报记者的职业经历。
陈强老师形容记者是幸运的、快乐的,因为记者能看到世间很多人和事,拥有其他人没有的特殊经历和人生阅历。27年来,陈强老师走过七大洲40个国家,也到过地球的两极,拥有丰富的旅途行程。
谈到如何接触新闻记者这个领域,陈强老师用“个性使然、兴趣浓厚、出人头地”浓缩了自己从一名理工男走进校园记者的心路历程。
看见自家附近电影院有黄牛在倒卖电影票,“为什么看电影要多花钱?”义愤填膺的他就敢于投稿揭露这样的现象。其勇气从中学老师给他的的毕业评语“敢于与坏人坏事做斗争”中也可窥见一斑。甩着叮当作响的饭盒,饱餐过后的他会在报纸栏前停留许久,一份报纸前前后后看个通透也能度过一个下午的惬意时光。大学时代,笔名“城墙”,熬夜写稿不知凡几,“想着自己的名字隔天能印刷在报纸上,觉得熬夜是值得的。”
“当你对现状感到不满的时候,就需要努力去改变。”无论是大学毕业后摒弃就业分配,凭借大学时期刊登的作品自荐进入福建日报;抑或是工作8年之后在原单位赠送的房子与往更高平台发展的愿望之间进行的艰难抉择,陈强老师都遵行着心里最初“成为一名真正自由的记者”的梦想。
现场有许多同学向陈强老师提出了自己疑问。
“大学应该怎样度过?”对于这个大一新生来说永恒的问题,陈强老师给出“大学就是一个真正自我探索的过程。我们在大学之前,不部分人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坚定自己的内心,知道自己的下一站是哪里,坚持你就会成功。”
陈强老师的经历其实就是一个逐梦人靠近自己理想的过程。如今,他仍怀着用新闻推动社会进步的理想做着新闻。新闻的理想生长在他的心中,随着岁月增长而越发茁壮。他带着“激情、良知、勇气”的新闻态度,并勇于分享这些经历和感受,让在场的同学们懂得,只要你对新闻怀有热情,从理工男变成高级记者也没什么不可以。(福州大学学生记者团 林倩)

陈强记者在做讲座 李雨薇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