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福建省“大学生在行动”启动仪式暨八闽生态环境科普专家团宣讲活动在福州大学举行。活动以“美丽中国‘碳’索青春”为主题,围绕生物多样性、新污染物、绿色低碳等热点话题,动员高校大学生投身到生态环境科技志愿服务中。
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省科协、省环境科学学会等单位领导,以及科普领域专家、高校师生代表200余人参加启动仪式,省内部分高校代表线上参会。
活动强调大学生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生力军作用,鼓励青年志愿者借助科技创新赋能生态实践,让环保志愿精神扎根八闽大地,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2024年,福建省“大学生在行动”共有9所高校400多名学生组成52支小分队参与,并荣获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颁发的“优秀组织单位”“优秀小分队”“优秀志愿者”“十佳志愿者”等5个奖项。为激励更多高校和学生积极参与,启动仪式还为2024年福建省“大学生在行动”优秀组织单位进行了颁奖。
福州大学的海水养殖尾水治理博士实践队作为学生代表,分享了他们赴漳浦县赤湖镇调研海水养殖尾水治理现状、提出新型尾水治理模式的实践经验,并宣读倡议书。活动现场,为福建省环境科学学会新组建的生态环境科普创作团队人员——福建省科普作家协会秘书长陈戈、原福建电视台纪录片导演朱志雄等6位在科普创作、纪录片制作、环境宣传以及科普讲解等方面具有丰富经验的资深人士颁发聘书。
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省科协、省环境科学学会、福州大学环境安全与工程学院相关领导向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等六所高校授予2025年“大学生在行动”旗帜,标志着2025年福建省“大学生在行动”生态环保科普志愿服务正式启动。

上海海洋大学教授张祖平作《志愿服务项目品牌打造方法》主题分享,为高校志愿服务项目的品牌化建设提供了专业指导和宝贵建议。福州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博士夏亚飞以《从岩石圈到人类圈:污染物的环境旅程》为题,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过程。
“大学生在行动”生态环境科普活动是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发起,由生态环境部和中国科协指导的一项国家级大型环保科普公益活动。活动旨在引导广大学子走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重点围绕“碳达峰、碳中和”“新污染物”“生物多样性”等实际需求,将所学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进一步推进科技志愿服务与基层科普活动有效融合的方式。
本次活动由福建省环境科学学会、福州大学联合主办,福州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承办,省内有关高校协办。活动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科协的指导。
中国环境:https://cenews.com.cn/news.html?aid=1449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