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福州大学新闻网

搜索

您的关键词

媒体福大

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福大 > 正文

热文排行

近日,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行见浦城·红旅数传”研究生实践队走进南平市浦城县、建阳区,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以“红土非遗新韵·浦城乡村焕彩”为核心,通过实地走访、沉浸体验、座谈交流等方式,在闽北大地上留下了探寻红色基因、助力乡村振兴、传承千年文脉的青春足迹。

在红色传承中筑牢信仰之基。队员们走进浦城县中央苏区纪念馆、匡山革命老区,感悟革命先辈的斗争精神与奉献情怀;结合廖俊波同志“家国同构”的实践典范,在寒泉精舍通过VR技术与AI互动,让红色基因与传统智慧实现古今对话,让青年在历史与现实的共鸣中坚定理想信念。

重温入党誓词

实践队员学习廖俊波同志“五种精神”

在乡村振兴中汲取奋进之力。从谢华安院士团队指导的再生稻科技小院,看科技赋能农业增产增效的“浦城模式”;到富岭镇返乡创业共富工坊汇聚“三乡人”合力,搭建共富桥梁;再到双同村“1+1”乡村旅游示范带让村民吃上“旅游饭”、殿下村探索“三稻”统筹发展,队员们直观感受乡村产业蓬勃脉动,愈发坚定“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决心。

与谢华安院士团队交流

感受科技赋能农业增产增效

在文化创新中延续千年文脉。浦城县博物馆以裸眼3D、交互式触控技术活化文化遗产,范迪安美术馆融合艺术展示与生态体验,殿基村考古基地挖掘历史根脉,非遗文创中心里剪纸、古琴、青白瓷诉说匠心故事……科技与传统的碰撞,让千年文脉在守正创新中焕发新生。

参观浦城县博物馆

参观范迪安美术馆

实践队带队指导的骈老师表示,希望借红色文化、传统文化与乡村振兴三者融合实践,让学生们在走访乡野中真切体悟乡村振兴与文化传承的。受访队员坦言,以谢华安院士为代表的科技特派员深耕科研,不仅填补了书本知识与实践的沟壑,更让大家深刻理解服务社会的重要性。未来,福大经管学子将持续借专业优势,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真正做到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此次实践中,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与浦城县签署共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协议,为未来在人才培养、文化传承、乡村振兴等领域深化合作奠定基础。队员们表示,将持续发挥经管学科优势,以青春力量助力红色精神传承、乡村振兴实践与传统文化创新,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需要的地方。


学习强国: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10696597371174899495&source=share&cdn=https%3A%2F%2Fregion-fujian-resource&study_style_id=feeds_opaque&reco_id=1032eb0b5b63c0a88484000d&share_to=wx_single&study_share_enable=1&study_comment_disable=1&ptype=0&item_id=10696597371174899495

新福建:https://share.fjdaily.com/displayTemplate/news/newsDetail/3370/3434619.html?isShare=true&advColumnId=0


上一篇:【闽南日报、漳州新闻网】二〇二五年漳州市创新创业大赛落幕

下一篇:【经济日报】骗享税费优惠难逃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