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品展示
东南网12月6日讯(通讯员 范辰隽 梁堃宇)在厦门理工学院的艺术会堂前,每隔一周就总会有一场有趣的“文化集市”在周日下午等待着同学们的到来。而这次的“周末文化集市”稍显不同,来自福州大学工艺美术学院、厦门工学院、华厦学院这三所高校的社团也参与到了本周的线下活动中来,他们带来的七个展位使“文化集市”的内容更为丰富与新鲜。
通常,该活动都是由该校的各个学生社团或是来自不同学院的数十个摊位组成,同学们也能够体验到一些活泼新奇的活动。本次“文化集市”还与厦门理工学院的“社团风采展示月”来了一次奇妙的“结合”,带给参与的同学们不同的体验。
“文化集市”分为摊位展出和文艺表演两个部分,无论是摊位上的热火朝天,还是文艺表演的精彩用心,都展现了不同部门与协会为同学们带来多样的魅力。
摊位展示——四校创想大荟萃
从制作多彩棉花糖到自制美味寿司,从精巧的环保手工挂饰到精致的漆艺,从趣味的石头涂鸦再到震撼视觉的速写绘画……厦门理工学院联合了其他三所厦门当地的学院,共同将美食、创意手工甚至是艺术呈现在本次活动中,打造了一个更为全面而多彩的“文化集市”。
16级汉语国际教育学院对外秘书专业的林垸婷是创新手工协会的工作人员之一,她坦言,制作串珠餐巾盒这样工程量大的工艺品很不容易,“但我们在制作中学习了更多的串珠知识,也增进了我们协会成员间的感情。”
在本次活动中,理工学院的数创学院以投票数第一的成绩被选为人气展位,许多同学在该展位前争相驻足体验自制棉花糖的乐趣。16级编导专业的叶明翰同学是该摊位的工作人员之一,看到许多同学拿着彩色的棉花糖心满意足的离开,他说:“我们学院一直想办受大众欢迎的活动,选择这样的形式也只是想带大家找回童年的多彩与甜蜜”。
除了厦门理工学院本校的展位,来自其他三所学校的七个展位也都极具新意与特色,来自华厦学院的“绿易公社”就将他们的“变废为宝”的理念带到了理工学院,活动现场,该摊位的负责人还展示出了他们用一些废旧物品做的小装饰,并通过一些容易上手的手工制作,展示了他们的风采。该协会会长郑永恒表示:“文化集市让我们也感受到了理工校园的文化氛围,这样的活动很受大家欢迎”。
李尊达是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的15级产品设计专业的学生,这次他代表学校的手工社前来参加此次的“周末文化集市”活动。在他看来,这次活动为交流艺术与文化提供了平台,“我们在交流中拓展了自己的视野,在宣传中进一步了解了艺术。”同时,他认为“虽然艺术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但我还是提倡大众文化。所以希望通过这样的‘周末文化集市’活动让大家进一步理解艺术,提高审美水平。”除了“绿易公社”、“漆艺社”外,其他来自兄弟院校的新鲜社团,如厦门工艺美术学院的“弓箭社”等,也通过不一样的特色吸引了许多同学好奇的目光。
“文化集市”中除了有同学们活跃的身影,还有一些老师也在周末闲暇时参与进来,体验集市的乐趣。“同学们的手艺都挺好,集市的举办也在一定程度上拉近了这些DIY与同学们之间的距离,也营造了一个氛围,让大家体验了平时不会去玩的新鲜事”理工学院学生处的陈老师说道,并且她带着孩子也一起参与了这次活动。
东南网:http://i.fjsen.com/2016-12/06/content_187998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