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5日,福建省十大法治人物进校园活动暨福州大学法治教育基地揭牌仪式在福州大学(以下简称“福大”)法学院举办。这是福大法学院党委创建“‘党建+法治宣教’直通车”党建品牌活动的一个生动缩影。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教育“既要有惊涛拍岸的声势,也要有润物无声的效果,这是教育之道”。2022年以来,福大在全校二级党委中开展“一院一品”党建品牌创建活动,将党建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培根铸魂育时代新人。
“课”延室外,点亮筑梦强国信仰之光
“三尺讲台,培育红色时代新人;四方舞台,点燃思政课程之光。”
2023年仲春,一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思政课教学创新汇演在福大图书馆精彩呈现。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11位教师以及各学院50余位同学亮相舞台,倾情演绎。
这既是一场汇演,也是一堂思政课,是师生们携手同行的实践教学尝试和让思政课内容立体化、多面化的路径探索。
汇演主创教师、福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党员董海峰告诉记者:“如何让学生对思政内容感兴趣,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是每位思政课教师面临的难题。而用表演情景剧的方式上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形式,颇受同学们欢迎。”
“这样一来,课堂就延伸到了教室之外。我们通过小组分工和团队协作,拓宽学术视野、锻炼个人能力,还体验了一起进步、一起成长的乐趣。”2022级研究生谢俊伟说。
除情景剧外,舞台剧、微电影、微访谈等生动的教学模式也接连涌现。近年来,福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引领师生党员,实施“六马工程”,推动党建与思政课守正创新建设深度融合,累积了多达数千部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作品。
福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黄发友深有感触地说:“社会实践和学生表演,可以提升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参与度与获得感,更有助于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数”润心田,浇灌民族团结进步之花
2023年12月3日晚,福大铜盘校区A-213教室内,“高等数学”学业提升课如期开启。福大数学与统计学院讲师、党员周勇,正热情洋溢地与52位少数民族学生进行答疑互动。
“传统的‘混合大班’教学,忽视了部分特招生的基础,长期积累下,他们与其他学生的差距不断拉大,补考和重修问题较多。”周勇告诉记者。
为解决这一问题,福大数学公共基础课教学研究中心与刘敏榕工作室合作,开展帮扶计划。
自2017年始,周勇老师和部分数院老师在课外帮助少数民族学生查缺补漏。经过不断试验、改革,老师们从期末突击教学到日常常态化开设提升课程,帮助少数民族学生提高成绩。两年后,学院一批优秀学生也作为“小导师”参与项目,一位“小导师”辅导4~5名少数民族同学,共同学习、进步。
如今,数学公共基础课精准提升教学团队累计服务600多名少数民族学生,课程通过率跃升至96.7%。周勇欣慰地说:“这样的表现,已经远远超越了‘混合大班’!”
来自新疆哈萨克族的坤杜孜•哈斯木同学是数学精准提升课程的受益者,她分享道:“老师们常放慢语速,耐心为我们讲解例题、答疑解惑。”
立德树人,挤水炼金。福大数学与统计学院党委不断发挥数学公共基础课思政育人功能,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为教育事业注入新的动力。
“语”架桥梁,唱响中华文化自信之歌
联接中外,沟通世界,是处在国际交流一线的外语类人才的重要使命。如何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展现给世界?
建设福建国际传播中心福州大学基地是福大外国语学院的一条探索之路。福大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党员叶颖介绍,学院有5位教师、66位学生参与制作短视频,通过脸书、推特等国际社交平台,展示中国茶文化、“福”文化、福建“非遗”文化、福建海洋文化等。
“我常常提醒学生,在拍摄和剪辑视频时,要学会换位思考,针对不同的文化背景,采取不同的表达方式。”叶颖告诉记者。
“在传播过程中,我更加了解了怎样的‘非遗’主题视频,才更能吸引外国受众的关注,更好地传播福建‘非遗’文化。”参与视频制作的邹少婷同学分享道。
截至2023年6月,在福大外国语学院党委指导下,学院师生们已累计推送英文短视频1846条,总观看量为44万次,粉丝量达10万以上。
近年来,福大外国语学院梳理各类课程所蕴含的家国情怀、社会责任等思政教育元素,推出外语类思政系列示范课。目前,学院已推出《跨文化话语与中国形象》等6门课程上线“新华思政”,观看次数达2.4万多人次;《跨文化认知与文明互鉴》系列5门慕课上线智慧树等平台,助力学生拓宽国际视野。
当下,越来越多的福大外国语学院师生自信走向世界舞台,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了解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感受一个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
新福建客户端:https://share.fjdaily.com/displayTemplate/news/newsDetail/7320/2646445.html?advColumn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