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讯/7月19日至21日,人文学院党委王群书记带领调研团队前往南平市松溪县,围绕松溪县乡村振兴展开调研考察。材料学院工会邵艳群主席、人文学院胡溢轩副教授以及人文学院本科生共同参与此次调研。调研团队从文化、生态、组织等方面深入调查和探讨乡村发展,并积极与松溪县文体旅游局、农业农村局建立深入的地方与学校合作关系。
传承湛卢宝剑精神,发掘松溪文化内核.19日下午,调研团队赴松溪县人民政府开展现场座谈会。松溪县白海鹏副县长、党校校长以及县农业农村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参与此次座谈会,福建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湛卢宝剑铸造技艺传承人范志华、青虹剑业总经理等出席会议。座谈会重点围绕湛卢宝剑这一松溪品牌,就松溪县的文化振兴问题展开深入交流。
会议伊始,松溪县各领导详尽介绍了湛卢山、湛卢宝剑、百亩茶园与百年蔗等松溪县特色名牌,对福州大学发挥乡村振兴智库作用提出了热切希望,表示期待学校师生为松溪县文旅助力乡村振兴设计良方,以此破除发展桎梏。
松溪县的发展与湛卢宝剑及其文化的传承密不可分。据邵燕群老师介绍,湛卢宝剑作为天下第一剑,有着特殊的材料与工艺。她将亲自带领科研团队研究湛卢宝剑的材料及制作工艺,传承这一古代热处理的集大成之作,打造湛卢文化品牌。胡溢轩老师指出,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文化振兴。松溪县文化内核丰富,因此更要做好项目宣传、文化延伸,利用社会学的方法挖掘文化内核,向全世界选好、讲好松溪故事。
学院王群书记指出,欲兴其邦,必扬其史。他对松溪文化的内涵做出了独到的解释:湛卢宝剑的刚毅与松溪河的柔美完美地融合到一起,松溪河孕育松溪文化,湛卢宝剑形塑松溪文化,并深刻归纳出了三种精神:首创精神、奋斗精神与天人合一精神。天下第一剑与松溪县母亲河两种文化刚柔并济,是松溪人的根和魂。在探索乡村振兴道路的过程中,乡村治理主体不仅要深入发掘松溪深厚的文化底蕴,还要传承松溪熠熠生辉的湛卢宝剑精神。
传承红色革命文脉,生态基层全面振兴。松溪县文化孕育松溪独特的红色革命文化,特色风土滋养百亩茶园,培育基层组织建设。19日至20日,调研团队开展实地参观考察,分别走访松溪县博物馆、茶平乡万亩茶园、花桥源尾村,并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对松溪县的乡村振兴进行解读。
调研团队在松溪县博物馆馆长的带领下,参观了松溪红色革命纪念展。在回顾了建松政地区国共合作的红色历史之后,王群书记指出,作为乡村建设的一份子,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松溪县的文化振兴不仅要弘扬悠久的湛卢宝剑文化,更要大力弘扬并发展当地的红色革命文化。广大党员干部要继承先烈的拼搏奋斗精神,顽强扎根在乡村振兴的中国特色土壤中。
紧接着,调研团队来到茶平乡万亩茶园考察当地茶文化。松溪茶叶品质优良,自然资源得天独厚。王群书记指出,要提高松溪茶叶品牌知名度,以茶产业来带动乡村的产业振兴;同时要注意生态保护,正确认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关系,实现绿色松溪的生态振兴。
最后,调研团队来到花桥源尾村,走访红色遗迹,参观扶贫工厂。通过源尾村第一书记的介绍,团队了解到:源尾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推动移风易俗,完善乡规民约,厉行勤俭节约;打赢脱贫攻坚战,发展特色农业,村民携手迈入共同富裕的道路。王群书记指出,要切实完善基层党组织建设,实现源尾村的组织振兴;第一书记要脚踏实地地完成党组织交予的任务,积极嵌入当地村民的生活,实现乡村治理之人才振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