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期末,没错,又到期末了。每到这个时候,人头攒动,书声琅琅,平日里闲逸的校园在期末的重压下变换了一幅景象。图书馆、教室早已人满为患,而室外的草坪,即使是冷风阵阵,也依然聚集了不少苦读的同学。从图书馆到遥远的文科楼,从早晨到晚上,随处都可以看到莘莘学子埋头苦读的倩影。往日里图书馆、自习室也是坐满了人,但还不至于像期末这样,每天一大早就起床,边行进边吃早餐,就为了到图书馆占个位置开始‘泡馆’生活。
人人网上言,无奈且纠结
临近期末,人人网上满是刷屏:各类试题、答案层出不穷,同学们也转载、分享得不亦乐乎,即使其真实性、可信度极低,同学们还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更有甚者,在网络上“支招”作弊,娱乐自我,放松情绪,也为大家带来无穷乐趣。当然,最为热门的还是各种小段子,“潇潇洒洒大半年,一夜回到高考前”让抱着“解放”心态步入大学的新生们深有体会,而“女生想要一个江直树,男生想要一个沈佳宜,因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考试前帮你划重点”则是大学考试形式最真实的反映。虽说各种签名、状态为在期末重压下的学子们带来快乐,但其内容却切切实实勾画出大学期末突击战的众生相——无奈且纠结。
莘莘考研人:“我们双手难敌四拳”
“不是平时不努力啊。只是努力对象不是期末考试科目啊。”已经连续熬夜两天的来自数计学院的2008级考研战士李同学说。这两天他为了应付期末考试,利用晚上挤出几个小时来攻读期末考试科目。“考研每天都要花好几个小时,平时根本没办法兼顾非考研科目,除了突击战,别无他法。”只要去考研教室溜达一圈就会发现,考研人桌上高高的书堆都是考研科目书籍以及形形色色的参考书,对他们来说,这些书才是自己“工作的重心”,是多少个日日夜夜与之“深度了解”的对象。“一个人的时间在哪里,一个人的成就就在哪里”,根据马克思解决问题要抓主要矛盾的思路,考研人这样做不仅合理,而且似乎还比较科学。毕竟“双手难敌四拳”。
大一新生:我们还很迷茫
相比之下,大一新生则更加迷茫。和高中相比,没有了老师的督促、家长的监管,还有以前那大大小小的月考、联考逼迫,日子过得迷迷糊糊,平日不是在网上玩游戏、聊天,就是参加各种社团活动,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屈指可数。“我们工科学院还好,有些专业课程虽说只是基础知识,但硬性要求完成的作业还是很多,这些也是算入期末成绩中的,所以花在读书上的时间还算多了。”土木学院钟同学对即将过去的这个学期给了一般的评价,其中还是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我爱玩,这点很清楚。各种网络游戏都有参与,再加上班级、学院、学校社团的活动和工作很多,多多少少‘抢’了学习的时间。我已经叫熟人把电脑带回老家了,这一个月坚决戒网。”
与钟同学有着相似经历的是法学院的冯同学。冯同学可谓多才多艺,用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形容她一点也不为过,因此,学校社团纳新伊始,她便十分踊跃地参与其中。再加上在班级和学院中都担任了职务,忙碌程度可想而知。忙至凌晨两、三点对她而言是家常便饭。“看书看得睡着了,像是回到高中。但那时的目标是明确的、现实的,而现在,看了一整天的书却又觉得什么都没记住,很挫败、很失落。”饱受学生工作之苦的冯同学也想过放弃,比如退出了学院辩论队。但她是个恋旧的人,一个学期的感情积淀,她已和社团组织的同仁们建立了深厚情谊,这时候选择离开,她舍不得,“面对处处照顾我的他们,想退出的话根本说不出口。很纠结,但我会坚持下来,即使很苦很累。”
“中产阶级”:我们也有自己的苦衷!
大二大三的“中产阶级”们也有自己不得已的苦衷。管院大二的周同学对此已见怪不怪了,但依然颇有微词,“尤其是男生,平常都把时间耗在网络游戏、篮球、足球等业余爱好中,临考了才开始读书。”不过周同学也表示一些文科类课程在最后几周突击背诵,要过还是很容易的。持有这种观点的人也不少。“文科主要是考记忆,平时努力背也没有用啊,因为背完就忘。但高数这类课程还是需要每天投入一定精力才能学好的,无论老师是否有严格要求,都要自觉完成课后的作业以及复习和预习。”此外,大二大三的同学们相当一部分在部门、社团担任管理层,经常要组织比赛,活动,而这些都是要大把大把时间的。
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期末到了,大学校园里人人都有一场突击战。当“复习”二字被“突击”取代,当复印店成百上千的输出复习材料,当不打烊的洋快餐店聚满苦读的同学……期末考抱佛脚依旧在各类质疑、反对声中“经久不衰”。
福州大学记者团 刘芬 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