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 首页 » 校园原创 » 正文

校园原创:

我眼中的中国

发布日期: 2020-11-06    作者: 可恩(人文学院)    阅读:

在这里两年了,有些人喜欢叫我老外,有些叫我中国通。其实我不是老外,也不是中国通,我就是一个流着华夏民族血液的华侨。

这几年,一个个中华符号在我眼前出现的时候,我忽然觉得冥冥中的亲切与归宿逐一向我寒暄,我也为此停留栖居。这次回到马来西亚,许多人问我,怎么样?在中国适应吗?倘若与我较亲的好友在场,总会挑着眉毛对对方说:“这还用问?她在那简直如鱼得水!”

大家都知道,今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不只是我,各个国家都可以看到一个不平凡的中国。然而现实特别奇怪,我也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年初,中国被疫情攻击最猛烈的时候,身边人说起病毒,爱用“武汉肺炎”、“武汉病毒”,还会时不时打趣要远离我。可几个月后,中国在抗疫工作上取得有目共睹的成就之后,这种刺耳的声音就躲在一旁,几乎消失了。

2020年1月下旬,正在南京旅行的我接到学校老师的电话,建议我直接回国。凌晨5点钟的黎明,竟是如此黑暗,从高速公路一路到机场,只有远处的光在微弱闪烁,路灯也显得特别无力,黑魆魆的。我喝了口水,说:“今天南京的道路似乎有点暗。”希望以此打破寂静。过了几秒,司机师傅说:“今年的冬天都很暗,希望赶快亮起来。”

半途,我感觉到光线正从眼角缝隙中慢慢浸入,睁眼一看,几位穿着防护服的防疫人员在前面拿手电筒照着我们,其中一只手则探进窗里为我们量体温。随后,车开离了检查卡口,那时我感觉他们特别像之前动画里的Bay Max大白(《超能陆战队》动画片里的一个大可爱),裹得又圆又厚。到了禄口机场,我向师傅道谢后,他说:“注意防护,再见。”

那段日子,我收到一个朋友的消息,得知他在小区加入了志愿服务队,参与防控疫情工作,帮忙处理人员出入登记,需要轮流值班站岗。我问他:“一切还好吗?”他发了个阳光的表情给我:“快好了!”照片里看得出大家很辛苦,虽然只看得见眼睛,但那几双眼睛,格外美丽。

在微博上,看着一份又一份的请战书、一辆又一俩的救援车、一群又一群的医疗团队、一张又一张泪汗纵横的脸庞、一个又一个隔空的怀抱,一个瞬间,万众一心,来来往往。我终于在看见钟南山院士掉下泪的那刹那,忍不住掉了个满眼的心疼。也希望那些吹起号角声的先锋们,永远长眠。

2020年3月18日,大马无法幸免于疫情,正式宣布封国,全面实施行动管制令。就在水深火热面临着口罩短缺的紧张氛围中,中国的首批支援医疗物资出现了。第一批的战疫医疗物资急速送抵当时的重灾区双溪毛糯中央医院时,我终于深刻体会到风雨同舟的力量。马来西亚有一句谚语叫“Bukit Sama Didaki,Lurah Sama Dituruni”,和中文的“有难同当”是一个意思,直译过来就是“遇山一起爬,遇沟一起跨。”纸箱上印刷了两国的国旗和这句名言,守望相助的枝叶正向两端不断延伸,枝繁叶茂,慢慢地拨开云雾,期盼重见曙光。

借鉴着中国抗疫方面的努力成果,我们坚信健康与生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部分。翻阅着 《诗经》,原来千百年来朗诵的“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在这个严峻的时刻中,是那么地触动和温暖。以和为贵,贵在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这一年,我愈发觉得中国的轮廓渐渐清晰,浮现的是一名气度翩翩君子的形象,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咺兮。面对“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琢谓余以善淫”的境况,中国不怕,我们横眉冷对千夫指,我们“能发声的发声,能做事的做事。有一份光,发一份热。”海纳百川如她,铮铮硬骨如他。在中国,我遇见更大更广阔的世界,也探寻着最易懂最有深意的智慧。墙守重峻,而吐纳自深。而这,就是我眼中的中国。

如今我还无法入境,听说那里冬日退去,春色已尽,而夏天也热哄哄地过去了,希望可以早日回去,邂逅福大秋天的木棉花。

朋友小向、小楚、小湉发来温馨的消息:“我们在这里等你回来哦!”

(作者系马来西亚华侨,目前就读于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