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 首页 » 校园原创 » 正文

校园原创:

为了岁月的纪念

发布日期: 2015-03-17    作者: 刘伟明    阅读:

时间一晃,新的一年悄悄地迈着脚步就来了。手边捧着一本刚刚看完的《追风筝的人》,遥想着岁月的流逝,不禁想写一篇文章,不为其他,只为那岁月的纪念。

那是三十年前的阿富汗。曾几何时,那里还是单纯的君主制,没有炮火的摧残。喀布尔,一座宁静祥和的古城,阿米尔和哈桑的故事就这样上演。一场风筝节上追逐风筝的意外,无情地让这两个情同手足的“兄弟”被迫走向各自不同的旅程。而命运却又无情地遇上历史残酷的洗礼,在导弹的轰炸声中,故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灾难,每个人都踏上了逃难的征程。阿米尔和哈桑的这一别,就再也没能够见上一面。

有时候看人生,总是觉得这一辈子要活三万天,实在也太漫长了。但当把它和整个历史的长河放在一起做比较,倏然觉得,整个人生也就几个关键的节点。这些节点,在战争疾病的厄运面前,又显得格外的扎眼。所有人都想方设法地逃脱,却往往仍旧苦苦地被困在了漩涡中心。阿米尔无疑是幸运的,他和父亲去往了美国。

可是,这样的幸运儿又能有几个呢?

风筝节上出于自己的胆怯,让无辜的哈桑遭了罪,阿米尔一直觉得心怀愧疚。在美国待了三十年之后,阿米尔终于决定去独自面对自己犯下的“罪恶”。怀着沉重的心情,他再一次踏上这一片土地。然而,破碎的山河只留下可怕的残骸,旧游之地已无处可寻。哈桑在动荡的时局里死于非命,留下了一个孩子。

或许这样伟大的心灵救赎之旅,需要依托于一个动荡的历史背景。苏联的入侵,什叶派和逊尼派的纷争,这一切无形中催生了这一悲剧。可每个人的内心,都会有那么一个角落,承载着几分过去的不安。守望自己的内心,远比在物欲横流的浪潮里快步前进,要来的重要的多。不经意间,凝望斗转星移,在滚滚红尘间,他们就这样,被渐渐打磨地失去了原形。而我们,就任凭记忆这样逝去,空留一番唏嘘。

阿米尔找到了哈桑的小儿子。带着小侄子,他下决心要承担一个父亲的责任。

似乎又回到了,最初的起点。还是放着风筝,只不过换了主角,这一会儿是阿米尔和哈桑的小儿子。天空里隐隐回荡着那句话:为你,千千万万遍。短短三十年,弹指一挥间,一本书就这样承载着阿米尔自我解剖,自我忏悔的心路里程。

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个人也都是追风筝的人。天空上飘忽不定的风筝,迟迟不知道会飘向何处,但总有人不会停歇自己追逐风筝的脚步。这风筝,把它想象成美好也罢,把它想象成悔过也罢,总是岁月这一剂调味包给我们最深的味蕾体验。可惜我们享受着那一顿顿饕餮盛宴,任凭时光穿梭,自以为一切都会过去。于是我们放弃了留心自己心底里岁月的记忆,拖着疲惫的身影,继续在路上忘我的奔波着。

许多年过去了,人们说陈年旧事可以被埋葬,然而我终于明白这是错的,因为往事会自行爬上来。匆匆那年,带不走的永远是深深地藏在我们心底里的故事。岁月,就好像是一个筛去砂石的滤网,让久远深切的情谊,难以忘怀的人和事儿,一一沉淀到每个人记忆的深处,变成我们一生珍视的财富。无论春夏秋冬,无论寒来暑往,即使远在异国他乡,它也永远在那儿,变成岁月给予我们的印证,是谓为了岁月的纪念。

每个人,或多或少总是带着几分这样的,岁月的烙印。时间一晃,很多曾经的人和事儿已经化作过眼云烟,但回忆就好像一直是那样保持着静止的姿态,似乎永远也不会丢失。就是这样一本读来荡气回肠的书,一本寻找心灵救赎的书,告诉你的不仅仅是怀念,更多的是去珍惜和守望,或许下一瞬间便会化作永恒。为你,千千万万遍……(刘伟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