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 首页 » 校园观察 » 正文

校园观察:

通识教育出路何在?转变观念是关键

发布日期: 2016-11-20    作者: 学生记者 陈燕    阅读:

新闻中心讯/大学是一个全面的教育,应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持久发展创造条件,而通识教育就是一种有益的方式。但是,目前的高校通识教育,过分地割裂了与专业教育的关系,仅作为专业教育的补充,而没有真正地做到“通识”的普及与内化。
  尽管众多高校开始了在通识课程改革的探索,但就高校整体发展而言,其收效甚微。此外,当前的通识课普遍缺乏优质师资,通俗化现象严重。而一直以来过度过早专业化的趋势,更是导致不少大学生,尤其是理工科学生的人文素养亮起了“红灯”。
  因此,大力推行通识教育,让不同专业的学生奠定共同的文化基础,补足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的“短板”显得尤为重要,这其中最关键的就是要改变校方与学生的思想观念。
  一方面,校方要高度重视通识教育的助益性作用,加大资金、人力以及知识投入,提高通识课的品质,一改重“专业教育”,轻“通识教育”的固有理念。因此,学校要加快通识课课程设置改革,立足生活实践,开设更多时鲜应景的课程内容。上海大学开设的“大国方略”通识课为我们做好通识教育课程提供了有益借鉴。它融合豪华师资阵容,通过“大学教师回归课堂教学”的体制机制的形式,与学生们一起探讨“特大城市应该如何应对人口快速
集聚造成的城市病”、“中国高铁如何成为国家安全战略的新支点”、“中日关系的“死结”究竟是什么”等时下热点话题,引导学生思考、悟道,养成科学思维、独立思考的方法和能力。同时,还可以运用微课程、共享视频、翻转课堂、情景剧表演、多方辩论等方法,丰富课程设计。
  另一方面,学生在接受通识教育的过程中,要端正学习心态,树立“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同时,广博知识,让自己成为“T”型人才。当今,单一的专业知识已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需要,学生们除了要扎实专业基础外,还要通览各方面的知识,在实践中培养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此外,通识教育要逐步实现常态化。纽约大学比较文学系教授张旭东指出:“美国本科中的通识教育是一种常态化、日常化的教育。”在美国,初入大学的本科生会在学者的带领下第一次真正深入地去细读一个经典文本,通过一学年的课程安排与训练,不论什么专业的学生都会透过这种阅读为日后的学业与思维发展打下基础。
  高校通识教育要走出困境,除了要针对性地借鉴和学习欧美,还要转变观念,如此才能让通识教育真正地入心入脑入髓,惠及广大市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