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 首页 » 校园观察 » 正文

校园观察:

【观察】疫情过后, 你更孤独了吗?

发布日期: 2020-06-25    作者: 学生记者 陈馨宇 吴墡淇 纪淑娟    阅读:

编者按:

在生活中,存在这样一个群体,他们害怕自己处于人群中心,害怕被别人议论,却热衷于朋友圈里的“点赞之交”,谨慎发动态后又秒删。尤其在疫情隔离期间长期宅家过后,似乎更害怕社交了。这种社交观的背后,是一种怎样的心理呢?本报记者以疫情过后大学生的社交情况为主题,向福州范围内的大学生发放了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26份。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在校大学生们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


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害怕自己处于人群中心,害怕被别人议论;谨慎发动态后又秒删、朋友圈设置“仅三天可见”以避免被人察觉;热衷于朋友圈里的“点赞之交”……他们活在社交软件中,却又害怕现实中的人际交往。

的确,互联网的兴起使得人们的圈子不断扩大,线上工作与生活各项功能成功拓展,让不少人对线上的人际社交游刃有余,但对线下的社交活动却心生逃避或恐惧。

对于大学生们来说,今年突发的疫情让居家学习成为了日常。在暂别校园的日子里,大学生们与手机、电脑为伴,线上社交迅猛增长。但不少人却认为,热闹的网络社交并不能掩盖个体的孤独感。

那么,疫情过后,你更孤独了吗?


线下和线上的“两个我”

根据记者本次发放问卷的统计结果显示,40%-60%的被调查对象有着不同程度线下社交恐惧或焦虑的瞬间,比如:周围的人都在谈笑风生,而自己却插不上话;进入到一个新场合或陌生环境时会感到很紧张;当得知自己班门弄斧、暴露缺点、被他人指出不足、和他人发生矛盾不知道怎么化解……这些称得上是“尴尬”的瞬间,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大学生对于现实社交的畏惧。

这种线下的社交焦虑,在疫情防控期间居家隔离的特殊时期,渐渐演变为对社交软件的依赖。

根据《自娱:2018-2019年中国新势能人群APP接触行为报告》显示,社交类APP对00后大学生的渗透率达到了98.93%。在记者发放的本次问卷中,超过60%的受访对象选择在微信、QQ、微博等社交平台进行交流;近四成受访对象每周在社交平台上发布的动态超过3条,而从来不发动态的只占不到5%。

虽然大学生们活跃于各大网络社交平台,却有不少人在现实生活中束“口”无策,慢慢变成了线上线下两个完全不一样的“我”。

“现在大家没有那么强的归属感,更多时候选择缩在自己的圈子里面。”机械学院的吴健翔说道。机械学院的陈琪莙表示: “在网络上我是个话痨,现实里我是个‘话废’(意为‘不会说话的废物)”。对此,法学院的胡宗媛同学认为:“互联网社交避免了直接的接触,发出内容前可以思考再三,还可以撤回,让人觉得更有安全感。”


社交恐惧?还是社交倦怠?

在收到的126份问卷回答中,超过一半的人对社交感到“恐惧/有压力”。

什么是社交恐惧?机械学院刘旭莹老师认为,是否产生社交恐惧心理,关键在于这种焦虑对个人造成困扰的程度。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总会或多或少体会过社交焦虑,但这种暂时的焦虑感尚未严重到需要被称为是“疾病”的程度。她认为,大学生所谓的社交恐惧行为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社交恐惧,而是一种 “社交倦怠”。

这种“社交倦怠”,化学学院的叶益达深有体会:在现实社交遇到麻烦或问题需要处理的时候,可以在线上找到很多方式填补,例如玩游戏看小说等,因为有现实社交的代入感,所以很容易沉迷于虚拟空间中。数计学院的张孚楠也认为,“有些人在尝试社交时受挫,就会产生抗拒、产生社交疲惫甚至开始拒绝社交。”

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人们的生活秩序,体验了“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的清净过后,不少大学生难免开始怀念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烟火气。一部分被调查者表示:疫情使得朋友之间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有所减少,越少交流就越不愿交流,无形中加剧了“社交倦怠”。

但也有更多人认为,网络平台对人们的社交产生了积极的影响。KANTAR发布的《2015-2017年中国社交媒体影响报告》中,70%的受访者认同社交媒体能让人们随时了解朋友动态、更方便地和他人交流。同时它也提供了获取更多信息的途径,社交媒体能让人更快地了解社会热度、增长知识面。

从这个角度看,网络社交平台的非社交功能,加深了大学生对社交平台的依赖程度。同时,大学生们也非常在意社交平台上他人对自己的看法。

在以线上社交为主的疫情居家环境下,近85%的被调查大学生认同“线上社交动态会影响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在发布社交动态前仔细斟酌的人高达85.71%。超过三分之一的人的朋友圈设置了“仅三天可见”,其中,超过半数的大学生表示“不想让朋友看到自己之前的动态”。不仅如此,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八成的调查对象不会主动告诉朋友自己的微博ID,比起微信朋友圈、QQ空间,多数同学把微博当作自己的私人领域。在微博较弱的熟人社交属性下,大学生不需要面对严肃的长辈,不需要刻意维持社交形象,这是45%的人选择不分享自己的微博账号的主要原因。

总体看来,伴随着知识扩展与获取信息的便利,大学生是线上社交的追崇者。但对于依然渗透着现实人际关系的网络社交世界,考虑到个人隐私问题,大学生会根据不同软件的属性,表现出对部分线上社交的谨慎态度。

这种矛盾的情况,在被调查者中并不少见,机械学院的李文强说:“我害怕和人聊天,但是我又在刻意锻炼自己的社交能力,这看上去很矛盾。”对于这种恐惧社交又渴望社交的矛盾心理,刘旭莹老师认为这是一种“正向的改变”,是值得鼓励的。她说:“绝大多数人潜意识里都希望自己能处理好社交,让自己被大多数人喜欢,但是并不能很好地处理好自我部分的管理,所以选择寻求一些课程和书本的解答。”


如何摆脱社交焦虑

如何摆脱社交焦虑或社交倦怠?知名心理研究公众号KnowYourself也有几条建议:第一,在社交过程中,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他人身上,减少对自己的过度关注。第二,检查我们的“社交焦虑触发点”,社交焦虑有时来自于对结果的过度负面预期。第三,提前为社交做好准备。在参加一个社交场合之前,我们可以尽量提前了解场合的主题,或是参与人员的组成,想好自己的社交目的。

我校应用心理学系的咨询心理学讲师江燕老师认为,在面临社交倦怠时,不要急着否定自己,学会接纳自己,设身处地地在他人的立场上思考问题。生工学院的何兴品同学认为,当你成为一个懂得聆听、尊重他人、用心交流以及换位思考的发言者时,自然而然地就能较自如地进行社交。

疫情期间,人们因为居家隔离或许会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独。热闹的网络社交或许反而让不少人怀念更加真实的人际交流。一部分人或许会因产生社交倦怠而渐渐关闭社交软件,反思从前的社交方式。待到疫情过后,或许是时候开始憧憬人与人面对面交谈的愉悦,重温人间烟火带来的感动。



(作者:全媒体中心文字记者团  学生记者 陈馨宇 吴墡淇 纪淑娟)

原文载于《福州大学报》第790期第3版(2020年6月23日编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