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 首页 » 校园观察 » 正文

校园观察:

你,还在阅读吗?

发布日期: 2012-04-25    作者: 本站编辑    阅读:


午后的阳光下,一名学子在书海徜徉

  
   “早上到食堂,先刷一下微博,看看有没什么新鲜事。课间,会关注直播的NBA比赛。吃午饭的时候,我会看看QQ空间,人人主页,以及贴吧、论坛。晚上到图书馆自习,有时候遇到感兴趣的书会借回宿舍。睡前一般看看微博,或是借来的书。”

     

这是环资学院小陈向我们描述他一天的阅读生活。今天,新媒体手段的飞速发展,使得大学生的阅读形式更加多种多样,阅读习惯也随之改变。为了了解我校学子的阅读现状,在第17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我们在校园里抽取了200名同学进行了调查。

 

七成同学阅读目标明确

  

你为什么读书?

  

调查中,86.7%的同学选择了“感兴趣”、“娱乐”以及“提高自身素质”等选项,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机械学院的林航是一位狂热的摄影爱好者,他常来图书馆浏览摄影的书籍。“这完全是个人兴趣,我就是比较喜欢。”林航说。

  

相比于林航的兴趣阅读,物信学院的高晓峰则把阅读当成一种“自主的修炼”。

  

高晓峰的舍友说,这个人的习惯很不可思议,每天晚上都要背一则《论语》才睡。高中文理分科后,高晓峰将精力完全投入到数、理、化,以为“走遍天下都不怕”。“但当看到那些有想法,演讲起来可以引经据典的同学,我真的觉得人文素养对我来说太重要了。”他说。

  

对于每天背一则《论语》的想法,高晓峰表示:“占用不了多少时间,不知不觉已经坚持了半学期。”

  

当然,在调查中,也有一些同学在读书目的中选择了“专业要求”。但他们并不认为自己是“被”阅读,数计学院的王玲就是其中之一。

  

摆放外文期刊的书架附近,人数稀少。王玲站在那里相当显眼。看到我们疑虑的神情,王玲笑着说:“这些不是老师要求的,是我自己想了解了解。”

  

“你觉得自己是因为外界的需求而被迫读书吗?”

  

她否定了:“大学里的气氛本来就很自由,而且本科阶段的要求也没那么高。我看这些书的确是为了获取专业知识。”

  

200个受调查者中,76.2%在自我读书目的方面选择了“目的明确,不迷茫”,22.3%表示“需要一定推荐和引导”。

 

网络阅读引领新风尚

  

说到电子图书,物信学院的杨越得意地将手机中的电子图书向我们展示。数量显示:268

  

268本电子书,从经典著作到青春校园几乎一应俱全。“我在网络上轻松一搜就将这些都占为己有了。”

  

这些浏览方便、更新及时的便携读物,使杨越进入快节奏的“新读书时代”。接受调查的同学中,有46.7% 已变成了这些网络资源的忠实拥趸。只需将所需条件输入搜索引擎便能获得的资源,似乎已经使得内容老陈、不易查找的纸质书本不再具有吸引力。

  

管院的谢小斌和杨越类似,都是电子图书的爱好者。周末的自习室里,小斌在学习的间隙拿出手机来看,十分惬意。

  

“本来我会把要看的书都放在书包里,那真的是极大的负担啊。现在这个问题不存在了。”小斌说道。

  

即便这样的阅读方式十分方便快捷,但却在化学化工学院的郑铭身上产生了副作用。一部分电子读物未经筛选,良莠不齐,郑铭的精神状态似乎受到了负面影响。“许多网友写的东西都在宣泄情绪,有些东西自己真的感觉很低俗。”郑铭说道。

  

调查显示,通过网络渠道浏览信息的人群中,有46.8%和郑铭感觉相同。他们暴露在未经筛选的大量信息下,迷失了方向。

 

纸质书仍受读者欢迎

  

与郑铭不同,八方物流学院的王夏楠和化工学院的陈凯可以说是纸质书世界中的“幸存者”。

  

王夏楠在一年时间内已从图书馆借了400本书。这400本,主要集中在图书馆中的FJ类。初一时,她借到人生的第一本名著——《飘》。接下来的时间,她将学校要求阅读的名著一一读过。这种阅读习惯延续到大学,使她成为年度借阅量最大的学生。

  

在陈凯眼中,纸质书永远不会过时。“当你点着鼠标,或是注视着手机屏幕,根本无法体会面对白纸黑字时的感受。”陈凯说道。他认为,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书。“科技再发达,总是有人对纸质书怀揣热爱。”

  

调查表明,纸质书的读者占受调查人群的76.3%

  

当然,就今天的纸质书本而言,也与先前大不相同。精致的封面,优良的纸质和印刷品质,都对读者充满着吸引力。“现在的纸质书,不说其中内容,即使是从外包装、封面来看,都显得十分诱人。”管理学院的陈彬说道。

  

遇到陈彬时,他正在24号楼下的书屋里。面对书架上的图书,他反复挑选,看了又看,似乎每一本对他而言都有着十足的魔力,让他爱不释手。

  

“想把它们都买下来!这些书真的相当精美,商家越来越重视细节了。”陈彬坦言。后来,他挑选了龙应台的《目送》,心满意足。

 

八成同学每天读书1小时

  

调查显示,82.8%的同学每天的读书时间在1小时左右。其中71.4%感到自己的读书量不足。

  

2011级数计学院的高伟将阅读不足的原因归结为课业太紧和兴趣不足。

  

进入大一下学期以来,不仅课程量加大,且难度有所提高,这使高伟彻底认清了努力学习的重要性。他给自己提出了一个要求:平时放学后到图书馆晚自习,完成作业;周末预、复习功课并完成相关习题。“回到宿舍就放松放松,看看电影玩玩游戏。”

  

这个看似简单的计划就意味着,进入大一下学期之后,原本就没有强烈阅读兴趣的高伟,更无法安心地好好读书了。

  

这个现象在理工科学生中比较普遍:阅读兴趣和课业压力成为阻碍阅读的主要障碍。王夏楠告诉记者,从小养成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是她持续阅读的动力。对此,高伟感到十分无奈。他坦言,“今天的新鲜事物太多,相对于书本阅读,网络上的新闻、热点更能引发我的阅读兴趣。”(除王夏楠外其他受采访人员均为化名)  (福州大学记者团  斯敏 何晨洁 敖萨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