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福州大学新闻网

搜索

您的关键词

媒体福大

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福大 > 正文

热文排行

斯里兰卡手工布偶、摩洛哥彩绘陶盘、尼泊尔毛毡挂件……在沈北新区天干湖街29号“元一青年文化艺术中心”的Atlas Nook(地图角落)里,这些来自30多个国家的工艺品背后,是主理人杜天之十余年环球旅行的沉淀。这里没有宏大的叙事,只有匠人的针脚、旅行者的尘土、异乡人的笑容。这里不仅陈列着异域风情,而且搭建起了一座连接沈阳与世界的文化桥梁,更点亮了众多沈阳青年的创作梦想……如今,“元一青年文化艺术中心”已经成为了沈阳文艺爱好者的聚集地。

文创“双引擎”

本土IP与全球视野的化学反应

在杜天之的引导和带动下,如今的“元一青年文化艺术中心”正上演一场由本土设计师与国际文化交织的“青年文创碰撞”。这里不再仅是环球旅行家杜天之“世界小屋”的落脚点,更成了众多饱含文创梦想青年人的“造梦基地”。回沈创业的红点奖得主姜雪来了,“民族时尚先锋”珈谊造办(JIAYIPC)来了,本地艺术系大学生们来了,留学生、本土设计师、手工艺人……都来了。“元一青年文化艺术中心”已成了众多沈阳文艺爱好者的聚集地。

姜雪设计的IP“MM马”,以沈阳故宫、彩电塔为灵感,单月销量突破5000件;为沈北新区打造的科技IP“领航兔”,则化身区域创新精神的象征。从福州大学毕业回沈创业的满族女孩周珈谊的“珈谊造办”,将满族传统纹样融入现代首饰,作品登上各大媒体……当斯里兰卡布偶与“MM马”并肩陈列,撒哈拉的沙子与沈阳剪纸相遇,满族纹样与摩洛哥陶器对话——这些碰撞正悄然改写沈阳的文化叙事。

杜天之的计划仍在扩展,他要打造北方文创“新大陆”。每周六的“世界文化沙龙”,邀请波斯细密画匠人与沈阳非遗传承人同台创作;与高校合作的工作坊正在筹备;三年内,“世界合伙人”计划将提供跨境创业咨询等服务……

从一个人的环球梦到一群青年的文化实践,Atlas Nook的故事折射出沈阳文创生态的活力。沈阳青年正在证明,全球化不是消弭本土,而是让本土走向世界。

(节选)


沈阳晚报:https://epaper.syd.com.cn/sywb/html/2025-04/11/content_134730_18428174.htm

上一篇:【中国民族报、中国民族宗教网】方寸布袋戏台,演绎海峡两岸的同宗同源

下一篇:【央视网】人工智能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的机遇、现实困境及突破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