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前是展会,幕后是产业。走进本届“海创会”的展厅,一批科技领先的“国之重器”夺人眼球,一系列新技术、新产品和新解决方案同步亮相。在科技成果收集、展示、路演、对接、撮合、转化的过程中,在一次次握手、一阵阵洽谈中,记者发现许多科技企业“晒技术”、创新产品“找市场”的故事,勾勒出福建支柱产业韧性十足、新兴产业活力涌动、未来产业开拓新路的发展图景。
创新产品“找市场”
“时见海疆不靖,夷舰横行,遂奏请设厂造船,于闽倾力筹建船政……”在厦门黑镜科技的展位上,屏幕里的左宗棠身着清代官服,通过AI技术与参观者展开跨时空对话。
熙攘人群中,莆田市秀屿区百寿康老年公寓负责人翁晓宇与厦门黑镜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吴城睿加上了微信。“能否利用AI技术为老年人社区中的老人打造虚拟空间,让已故的老伴以虚拟形象陪伴他们?”翁晓宇直言,此前他曾去过杭州等城市,寻求技术支持,但都不尽如人意,没想到“海创会”上黑镜科技的产品,让他看到了符合的产品。
几步外的福州展位上,一位工作人员正对着一块电子大屏幕比画手势,屏幕里的“手语翻译官”立即识别信息播报——这是中启联信自主研发的“中启手语通”手语翻译系统,复杂场景准确率超90%,目前已在江苏省行政服务中心投用。据介绍,在文旅景区项目中,该系统能为听力残疾人无障碍参观游玩提供支持。
在各个领域,更多携手落地的故事在“海创会”上演。
“碳化硅复合膜材料具有材质坚固、通量超大的特点,被称为‘未来的膜材料’。”18日,福州大学未来膜技术学院高工张云飞向观众展示这项技术成果。
该成果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明红带领团队跨学科攻关,在碳化硅复合膜材料领域首次打破国际垄断,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碳化硅复合膜材料。目前广泛应用在化工过程分离、新能源、光伏产业、半导体、高标准饮用水处理、油水分离、海水淡化预处理、陆基三文鱼循环水养殖等行业或场景。
据悉,创业团队产品已应用于万华化学(福建)公司、坤彩科技股份、浦城圣农集团等闽企,并计划实施年产100万平方米碳化硅膜及过滤装备建设项目。项目计划落地福州闽清县,建成后预计可实现产值20亿元,带动上下游产业产值达100亿元。“我们团队还与浦城政府达成合作意向,将在浦城落地面向生物医药、绿色食品加工等行业的工业过滤装备生产基地。”张云飞说。
“海创会”牵红线、当“红娘”,带动更多企业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聚焦AI技术研究与机器人即服务(RaaS)平台构建,汉特云每一年都带新产品来到“海创会”,如今已拥有“产品平台—软件系统—算法模型”三大自主技术,首创“机器人空间站”运营模式,提供涵盖室内外配送、安防、保洁等领域的“笨”系列机器人,以及“云—边—端”一体化系统解决方案。“‘海创会’也见证着我们的创新步伐。”福建汉特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方振说。
(节选)
福建日报:https://fjrb.fjdaily.com/pc/con/202506/20/content_459039.html
中国新闻网:https://www.fj.chinanews.com.cn/news/2025/2025-06-20/567890.html
东南网:https://fjnews.fjsen.com/2025-06/20/content_31927503.htm
福建省人民政府:https://www.fujian.gov.cn/xwdt/fjyw/202506/t20250620_6929611.htm
海博TV:https://www.fjtv.net/haibo4/haibo4-api/rhhdefault/2025/06/6741060.html?_t=1750417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