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屿区是莆田市打造国家级新型功能材料千亿产业集群的核心承载区,也是莆田“港产城”融合发展的主战场。近年来,秀屿直面区域人才吸引力不足的难题,锚定新型功能材料产业等10条重点产业链,创新构建“平台聚才、产业引才、生态留才”的全链条人才工作体系,链式推动人才与产业同频共振,成功实现从“产业孤岛”到“人才磁场”的蜕变。
目前,全区拥有新型功能材料产业规上工业企业27家,2024年累计产值332.44亿元,同比增长24.1%,成为全市增长速度最快的产业;2025年,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领域省市高层次人才新增数同比增长30%,人才“活水”在产业发展沃土上持续涌动。
打造引才聚才“强磁场”
“研究生课题期间,我去过国内很多地方,切身感受到对于青年科研人员来说,秀屿是一棵大树,可以承托我们干事创业的心。”近日,在秀屿区“招才引智高校行”福州大学专场活动上,该校2022届毕业生卢刚向学弟学妹们发出诚挚邀请。
卢刚是安徽人,从化学工程专业研究生毕业后,他来到福建永荣科技有限公司工作,成为一名催化合成工程师。“科研氛围好、实力强的企业是我的第一选择。”
永荣科技是中国石化尼龙化纤行业龙头企业,也是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专注于合成纤维原料己内酰胺(CPL)的技术研发、生产与销售。其位于秀屿区石门澳化工新材料产业园区内的永荣科技CPL一体化项目是我省百个“重中之重”项目之一,一、二期实现年产己内酰胺60万吨,产值约150亿元。
“我们深知技术和研发实力是企业发展的基础,也是打造核心竞争力的保障。而这一切,离不开人才智力支撑。”永荣科技有限公司人资行政总监黄坤洪说。
翻开永荣科技的科创成绩单,处处彰显着“人才驱动”的强大优势——近年来,永荣科技通过“以地招商”方式完成新项目招引和嫁接,推行“科研悬赏制”,近3年年均投入科研经费超1亿元,占营收3%以上。企业科研团队联合清华大学开发行业内单套产能最大的己内酰胺萃取装置,处理能力提升150%……借力“智囊团”,永荣科技在科技转化、创新创造领域不断突破,成立10年来,立项科研项目18项,累计获得国家专利188项。
如何将创新势能转化为产业动能?永荣科技构建“4+N”平台矩阵,先后打造了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新型研发机构、省级工程研究中心4个核心平台,通过“高校联姻”计划,引入天津大学、福州大学等高校资源,全力以赴开展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逐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链,创新活力迸发、产业动能强劲。
(节选)
福建日报:https://fjrb.fjdaily.com/pc/con/202506/25/content_4600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