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福州大学新闻网

搜索

您的关键词

媒体福大

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福大 > 正文

热文排行

福州大学与同济大学签署合作框架协议07-23
机械学院钟舜聪团队在材料领域权威期刊《Advanced Materials ...07-04
校长吴明红院士一行访问马来西亚拉曼大学 签署未来技术联合研...07-01
福州大学召开2024-2025学年后勤系统表彰大会07-02
福州大学召开“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动员部署暨专题培训会07-09

7月6日,2025年中美青年创客大赛厦门分赛区选拔赛决赛在厦门大学翔安校区信息学院落幕。在赛事的第十一个年头,这场汇聚创新智慧的盛事,吸引了省内外71所高校的1342名高校学生与青年创客踊跃报名,组建起277支项目团队。经过组委会严格筛选与专业培训,最终18支队伍脱颖而出,站上厦门分赛区决赛舞台。经过激烈角逐,前5名将代表厦门赛区参加今年8月的全国总决赛。

中美青年创客大赛始终致力于推动中美两国创客文化交流,优化青年创客社区与众创空间生态,助力青年创客成长。本次厦门分赛区赛事由厦门大学承办,厦门火炬高新区管委会支持,期待晋级全国总决赛的队伍再创佳绩。

48小时极限打磨 创新作品彰显人文温度

本次比赛延续极具挑战性的48小时“创客马拉松”模式,从7月4日傍晚持续至6日傍晚。赛场上,创新火花四溅:有致力于解决楼梯清洁难题的智能机器人,有专注分析皮肤健康的AI护理师,还有探索非遗“打铁花”数字化传承的创意方案……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斩获一等奖的项目格外“接地气”,彰显选手们对人文关怀的深刻思考。

宋勃翰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大三学生,他和其他四位伙伴带来的智能婴儿床项目很吸睛。团队基于现有的婴儿哭声识别数据库,深入调研1100名宝妈的需求,成功训练出能精准判断“婴儿为何啼哭”的智能系统,为家长及看护人员提供科学处理方案。 “婴儿主要通过哭和表情表达需求,我们借助频率等指标,能准确识别6种哭声类型,让家长更安心。”宋勃翰介绍道。在紧张的48小时比赛中,团队将系统识别准确率提升至90%以上。

创新不止于炫技 深度洞察用户需求

大赛紧扣“共创未来”主题,众多参赛项目熟练运用AI技术。但在评委和导师眼中,技术并非创新的唯一衡量标准,解决社会问题、回应真实用户需求才是研发的核心方向。

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主任洪歆慧老师是此次比赛的导师之一,她分享说:“部分同学习惯通过堆砌技术展示实力,我们会引导他们深入思考项目意义与实际价值。将技术用在关键处,也是有效控制成本的方式。”她以听障学童康复训练项目为例,指出选手们通过深入调查,精准捕捉到听障学童的核心痛点——相较于生理层面的“听不见”,心理层面“说不出”的困境更亟待解决。可见,唯有深度洞察用户需求,创新作品方能走得更远。

创客反哺赛事 精神传承生生不息

为保障选手全力投入这场创新“马拉松”,大赛现场精心规划参赛区、评审区、材料区和3D打印区,提供全方位支持。值得一提的是,曾在2015年首届中美青年创客大赛崭露头角的杰出创客卢乐成,此次以赞助者身份回馈赛事,为选手提供12台3D打印机。

“当年我正处于职业瓶颈期,是这场比赛让我结识各界人才,打开事业新局面,得以将创意落地。”卢乐成感慨道。如今,他经营着一家以3D打印机为主营产品的设备公司,其技术可实现20分钟打印一个水杯。公司业绩亮眼,今年销售额持续攀升,10%的产品远销海外。自2019年公司成立,他每年都为赛事慷慨赞助。


厦门晚报:https://epaper.xmrb.com/xmwb/pc/con/202507/07/content_75301.html


上一篇:【学习强国、新福建】思政头条 | 福州大学:“四力”赋能,探索“大美育”育人实践

下一篇:【厦门日报、学习强国、人民网、东南网、福建网络广播电视台等】青年创客聚厦展开头脑风暴 2025中美青年创客大赛厦门分赛区选拔赛圆满收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