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福州大学新闻网

搜索

您的关键词

媒体福大

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福大 > 正文

热文排行

十八大以后,党和政府实行一系列优惠政策,大力支持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同时,求职市场的供求不平衡也使得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选择毕业后走上自主创业的道路。然而,何为创新创业?什么样的人适合创业?带着一系列疑问,福州大学“探究闽商文化中的创业精神调研”实践队队员们来到了福州大学闽商文化研究院,与研究院院长苏文菁教授进行了一次深入的交流。

  并非每个人都适合创业

  谈到大学生创业,苏教授首先指出什么是“创新创业”:“创新”指推陈出新,“创业”意为实现价值、开创事业。“并不是所有的同学都适合创业”,苏教授如是说。她表示,“当今社会是多元化的,需要不同的人才。这个社会需要有人继承传统,也需要有人创新创业,这并没有谁优谁劣,每个人都应当清晰地认识自己,并找寻适合自己的那条就业路。”

  创业者当永远学习、永远好奇

  什么样的人适合创业?苏教授指出:“创业者更需要具备一种永远学习、永远好奇的心态。要有胆量、有能力,有创新的想法和意识,而非畏首畏尾、小富即安。而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不仅需要先天的天赋,还与后天的自我培养与外界因素有较大联系。”谈及高校为鼓励学生创业而采取的各项举措,苏教授认为,学校能提供的是一个平台,能够更好地帮助有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学生更接近他们的梦想,或者为未来创业者提供坚实的知识基础与储备。

  创业贵在持之以恒、眼光敏锐

  “创业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苏教授谈到,马云12年如一日向投资者宣传自己的电商理念以求获得投资。“若没有坚持对抗这种困难的能力,他也不会成为大家眼中风光的执电商行业牛耳的人。”

  苏教授表示:“当代大学生创业不能简单地靠体力去争取自己的机会。改革开放之初,商品匮乏,也许一个很粗糙的想法就能在市场上获得成功。但现今社会接近饱和,当年的10万元可以进入市场,现在的10万元想要加入一个行业分一杯羹,容易吗?所以,当代大学生要学会动头脑,从想法上去创新。要学会利用自身的专业技能去开拓思维、去发现商机。”

自古以来,闽商都以“敢拼会赢”的韧性闻名海内外。身为当代大学生,若心中存有创业之景,更应当秉承先人留下的美好品质,通过高等教育掌握知识与技能,更好的在新时代中达成自己的创业梦。

 

新浪网:http://fj.sina.com.cn/minshang/fwpt/rc/2014-07-29/17167716.html

 

 

上一篇:新浪、福州新闻网(2014-07-29): 福大改造废弃自行车 150辆公益自行车送贫困新生

下一篇:福州晚报(2014-8-8):“要为灾区同胞做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