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福州大学新闻网

搜索

您的关键词

媒体福大

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福大 > 正文

热文排行

   

    12月4,中国美术馆,一场名为《漆海南风》的个人漆画展拉开序幕。

    画展的主人是我省青年漆画家、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教师苏国伟,34岁的他创造了一项纪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展的最年轻画家。

    其实早在1999年,同样在中国美术馆,第九届全国(获奖作品)美术展览上,年仅20岁的苏国伟就一鸣惊人,以漆画作品《花季》赢得了金奖,成为全国美展历史上最年轻的金奖获得者。

    14年后,他用执着和坚持再次刷新了自己的艺术高度。

    

    20岁得大奖,34岁才首办画展

    传统漆画创作风格多为装饰性图案为主,特别在人物题材的表现上有很大的局限性。当年20岁的苏国伟以一幅人物画《花季》技惊四座,在漆画绘画性与工艺性结合上作出了自己的尝试。对于这个金奖,他笑称:既是成功的第一步,又是巨大的压力。

    “当时就有人好意相劝,拿了个这么有分量的奖项,完全可以好好炒作一番赚点钱。我觉得自己太年轻,经验不足,虽然得到肯定,还是得磨炼。苏国伟守住了自己的底线。

    2000年,他考上了福州大学工艺美术学院本科。4年深造期间,他参与了人民大会堂台湾厅漆壁画《日月潭》、香港特首办公室漆壁画《新韵》、澳门特首办公室漆壁画《鹰》等十几幅大型作品的创作,积累了更多的经验。

    他的艺术脚步踏实向前:作品《晨曲》获2002年首届全国漆画展优秀奖;《艳冬》获2004年第十届全国美展铜奖;《轻舞飞扬》获2005年中国漆画展银奖;《惠风古韵》获2007年第二届全国漆画展优秀奖;《花间蝶舞》入选2008年第三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流彩溢香》获2009年第十一届全国美展获奖提名;《欲乘轻风揽年华》获厦门2011年中国漆画展优秀奖……

    奖项拿得多,又有人提醒他:你可以办个展了!但是苏国伟依然没有心动:当时想,年轻人还是得多创作,多沉淀,认真摸索,不急着定位于某个风格题材。除了人物画,他尝试创作风景、花鸟以及实验性漆作品,在漆画语言和绘画语言的结合上,孜孜不倦探索。

    近20年在漆画领域躬耕不止,苏国伟直到今年才有勇气和底气筹备第一个画展,算是对自己专业创作的一次总结

    作为中国美术最高殿堂,中国美术馆的个人展要求极其严格。苏国伟用作品和实力敲开了这扇大门,提交了40多幅精品。

    

    求新求变,跳出传统之框

    苏国伟是福建平和人,1995年考上了当时的福建工艺美术学校。4年中专,他选择了学校的品牌专业——漆画方向,从此沉醉漆海。

    接受了专业而传统的漆画训练,苏国伟带着年轻人的思变之心跳出了漆画艺术的传统框架,力求摆脱漆工艺版、刻、结的制约,从题材到技法,他做出了多样化的尝试,开辟了自己的艺术创作特色。

    此次画展上的新作《晨光闪闪》就是他的又一次成功尝试。为了体现早晨的阳光,主要是在刻漆技法上有了新的突破,用撒木屑、贴螺钿、漆皮、银箔、刻、罩、染等技法相结合获得了理想的效果。

    传统的漆画作品,多为装饰性的图案画。苏国伟从国画、油画、版画等中西方绘画领域中吸收养分,将其用漆画技法进行了自己的诠释和演绎,让漆画具备了更明显的艺术性。

    特别是技艺上看,40余件展品揭示了他求变创新的脚步:1999年的《花季》还是多采用镶嵌、贴银、彩绘、罩漆、撤粉等传统漆画技法。2000年后,在画面形式、肌理、漆艺、材料等方面进行不断的实验,力求拓展漆画艺术语言的表现力,革新漆画技法,融入时代精神。而《痕》、《有闲》则是用漆画技法表现实验性作品的大胆尝试。

    14年来,艺术创作使苏国伟沉静,让他在艺术的道路上执着探索。在作品创作中的点与线、线与面的交绕中,他正追寻着心中那遥远的原点……

 

福建日报:http://fjrb.fjsen.com/fjrb/html/2013-12/11/content_695411.htm?div=-1

搜狐:http://roll.sohu.com/20131211/n391613024.shtml

 

上一篇:人民网、网易(2013-12-11):世界著名刑侦专家李昌钰受聘为福州大学荣誉教授

下一篇:海峡都市报、东南网、人民网、新浪、搜狐(2013-12-11):神探李昌钰昨来榕 福大学生有望跟他学破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