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福州大学新闻网

搜索

您的关键词

媒体福大

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福大 > 正文

热文排行

作为晋江“一廊两区”创新空间的重要载体,日前,福州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晋江分园揭幕仪式暨科技成果对接活动在福州大学晋江校区举行。现场,共有16家科研平台入驻,14个校地、校企合作项目签约,政、产、学、研、用融合写下了新篇章。

  福州大学海洋工程研发中心是园区的入驻科研平台之一,已经于今年3月率先投入使用。中心设置了海洋生物工程实验室、海洋资源开发实验室、海洋工程装备实验室和精密仪器分析测试室,形成了完整的创新链、技术链和产业链,主要针对海洋生物高值高质化利用、有毒赤潮的防灾减灾、海洋生态环境的修复治理,以及新型绿色建材替代泡沫塑料用于海上养殖装备等开展共性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海洋产业示范推广等工作。

  该研发中心主任陈剑锋教授告诉记者,园区靠近海边,在实验和项目推广上都非常方便,因此他们把整个队伍成建制地入驻到晋江园区内。目前,该中心已经有27名老师和学生,未来计划拓展至百余人的团队。

  据悉,陈剑锋教授团队打造了以国家海洋局公共服务平台、福建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核心的8个科研平台组成的省部级科研平台群,他们将把这方面的经验、人脉和方法带到晋江科教园,同时把相关的科技成果推广到晋江。为了让这些科技成果尽快在晋江示范推广应用,陈剑锋教授团队入驻后,已经对金井溪及其周边的水系岸滩进行过摸底调查,目前正在进行室外实验室的审批建设。

  如今,类似陈剑锋教授团队这样的研发中心,在福州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晋江分园还有16家,涵盖智能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海洋生物工程、食品工程等多个领域,其中3个为校企共建平台,蓝光节能科技与福州大学光催化研究所联合实验室就是这样的一个科研平台。

  蓝光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晓峰告诉记者,去年公司在晋江科教园的牵线下,跟福大光催化所签订了一个针对晋江地区印刷行业、皮革行业、漂染行业的工业废弃治理项目。如今,经过一年多的产学研合作与共同开发,已经形成一套科学化、系统化的净化装置,将有望在源头上解决废弃气体。

  据了解,福州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是福建省属高校唯一一家获科技部、教育部联合认定的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有全链条的创新创业孵化服务体系,形成了产学研创新集群。晋江分园将服务晋江及周边区域经济建设发展,按照校地双方共同引导、市场化运作、社会资本参与的模式,建设成为开放性的政产学研合作平台,吸引国内外优秀院校、研究机构、创业团队入驻;同时鼓励企业在园区内合作共建实验室,促进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接下来,福州大学还将根据晋江产业发展需要,把学校的优质科技创新资源向晋江转移。

  


  侨乡科技报:

      http://www.cnepaper.com/qxkjb/html/2021-06/17/content_9852_13523611.htm



上一篇:中国新闻网(2021-06-17):两岸青年乐队云端唱响“海峡回声”

下一篇:石狮日报(2021-06-17):第三届“最强创业大脑”知识竞赛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