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众瞩目的2024年巴黎奥运会落下了帷幕,除了充满激情又略显残酷的竞技体育赛事外,另一个引人关注的地方是本届奥运会对于绿色、低碳的追求,包括了赛事场馆、观赛设施、餐饮、运动员与观众交通等方面。
对于奥运会这类大型体育赛事如何尽可能绿色低碳地举办,国内外都在不断探索。
应尝试建立系统的赛事环境评价制度
根据法国官方消息,巴黎奥运会组委会将在10月份发布整个奥运会的环保评估报告。
张莹在参与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筹备时,就全面参与到了冬奥会、冬残奥会的赛前与赛后《可持续发展报告》撰写工作中。“据我所知,要发布的不仅仅是环保评估报告,应该是关于奥运会整体的可持续发展报告。”张莹说。根据申办指南与主办合同要求,东道国奥组委必须在申办标书里面提出包括环保要求的可持续性承诺。她说:“国际奥委会强调的是因地制宜的原则,即根据每个主办城市的实际问题来确定可持续发展目标并加以履行。”筹备奥运会过程中,东道主必须制定可执行、可监督、可评估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行动文件,在赛前和赛后都应该对标申办承诺和筹备过程中提到的各项工作发布评估性的《可持续发展报告》。
体育赛事环境影响报告应包含赛事规划的一般背景、赛事规划的标书和分析、赛事举办地环境现状分析、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规划方案环境影响减缓措施与对策。就巴黎奥运会环境影响评估来说,福州大学教授李春林认为:“巴黎奥运会环保评估报告应当以节能减排和绿色低碳为中心,分别从赛前、赛中和赛后三个阶段来评估主办奥运会的环境影响。”其中,赛前环境影响主要来自比赛场馆建设和设施配套。赛中环境影响主要来自赛事举办期间的能源与资源消耗,集中表现为奥运会的碳足迹。赛后环境影响主要考察场馆和基础设施的再利用计划,分析奥运会对当地环境的长期影响,包括生态恢复、社会经济效益以及对未来环保政策的推动作用。“其中,碳抵消和碳补偿承诺是否兑现以及相关项目推进情况,是巴黎奥运会环境影响评估最重要的内容。”
李春林预计,法国发布巴黎奥运会环境影响评估报告会与国际奥委会展开合作,说明对《主办城市合同》中环境承诺的遵守情况、本届奥运会比往届温室气体减半目标的实现情况和巴黎留下的环境遗产等。不过,在肯定成绩同时,也应指出其存在不足之处,并为后续举办的奥运会提供建议。
在国际上,一些国家正在探索体育部门(机构)与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部门(机构)开展合作或设立机制,确保赛事能够实现绿色低碳举行。李春林认为,各大型赛事的组织协会和各国体育主管部门应当借鉴并创新巴黎奥运会的做法,即不仅展开补救性的环境影响后评价,而且进行预防性的环境影响事先评价,从而创建系统的赛事环境评价制度使大型体育赛事的环境影响做到可知、预防和受控。
在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创建环境评价制度是体育赛事得到社会甚至是人与自然生态共同体的许可,在社会-生态系统中取得正当性与合法性的根本途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国内和国际环境治理中被广泛采用,通过创建赛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打通体育赛事与环境保护的制度通道,让体育赛事真正融入到全球环境治理体系中去,并在此过程中保障自身得以存续的自然条件和物质基础。同时,创建赛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也是体育赛事为偿还其所欠“生态环境债”所采取的应有举措。李春林说:“通过创建赛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充分发挥体育赛事在环境保护包括温室气体减排方面的潜力,以逐步还清其生态债务。”
(节选)
中国环境:http://cenews.com.cn/news.html?aid=1154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