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福州大学新闻网

搜索

您的关键词

媒体福大

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福大 > 正文

热文排行

重教尚学是中华民族世代传承的优良传统和生生不息的内在动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把教育科技人才单独成章进行布局,吹响了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号角。

福建历史上有“海滨邹鲁”等美誉,对教育的重视早已刻入八闽儿女的基因。

“福建没有理由不把教育办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调研时的殷切嘱托言犹在耳。在福建工作17年半,习近平同志始终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创造性落实党和国家关于教育的大政方针,结合福建实际探索并形成推动教育发展的实践经验和理论雏形——

他胸怀全局、着眼长远,把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谋划,阐释并践行“新的教育观”;他躬身力行、抓实抓细,兼任闽江职业大学(简称“闽大”,2002年合并组建为闽江学院)校长长达6年,也是集美大学校董会第二任主席,还担任省科技教育领导小组组长,为福建教育事业发展殚精竭虑、倾注心力;他重教心款款、关切情深深、期许意殷殷,留下一段段佳话,在八闽山海间传扬。

(节选)

“教育首先要为地方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习近平牵头组织编写的《1985年—2000年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鲜明地提出:“教育首先要为地方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这是教育的根本目的,也是教育存在和发展的原动力。”

这一发展战略的出台,正是一次教育服务地方的生动实践。当时的厦门,迫切需要一个发展战略指导决策。厦门市委、市政府决定,由习近平牵头组织一班人马专门研究。

参与编制发展战略的100多人中,包括了厦门大学多个院系的教研人员。最终成文的21个专题调研中,由厦门大学承担的达11个之多。

作为课题参与者,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陈永山曾对学生提起,配合厦门市作战略规划,是改革开放过程中厦门大学与厦门市最亲密的一次合作,领导都很开放包容、高瞻远瞩、随和亲民。

教育不是象牙之塔,高校办学唯有与地方联系得更加紧密,方能彰显价值。

闽江学院南门入口处巨石上,16个大字熠熠生辉:“不求最大、但求最优、但求适应社会需要”。这是习近平兼任闽大校长时提出的办学理念。

1990年9月22日,在以校长身份第一次与闽大师生见面时,习近平就指出,闽大是职业大学,学校性质本身决定了要注重强化技能训练与动手能力的培养,要把每一位学生造就成多功能应用型人才。

那几年,闽大增设一批社会急需专业,还与福州多个单位合办相关专业,学生就业率基本上达到100%。

如今的闽江学院已成为具有一定影响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入选“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试点高校。

集美大学也在校董会主席习近平的指导下,走过实质性合并最艰难的三年,努力蹚出一条办学新路子。

2000年8月14日,习近平来到集大调研,指明集大办学思路要以本科为主、为特区服务,多学科并举,突出“工、海”特色,做全省“高教改革的排头兵”,并鼓励教师积极投身产学研合作,为社会生产力发展作贡献。次年12月19日,他再次来校调研,嘱咐集大“要注意适当地发展一些(适应)市场需求、各方面需要的工科”。

在这两次调研基础上,习近平指示相关部门给予集大实打实的资金支持,助其航海、水产、信息工程等学科建设,推动集大攀登新高峰。他勉励大家:“办好集美大学,对促进我省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推动福建及厦门经济特区经济建设和科技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加强闽台教育交流合作,促进祖国统一大业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如今,集大“工、海”特色和优势愈加突出。在亚丁湾护航的海军舰艇上,在赴南极北极的科考船上,在联系七大洲、四大洋的运输船上,都有集大学子的身影。

主持省政府工作后,习近平还提倡听取专家意见,组建了福建省人民政府专家咨询组(后改为福建省人民政府顾问团)。这是国内最早成立的省级顾问团之一。

厦门大学教授李非便是组建之初省内14名专家之一。2000年1月召开的一场讨论会上,李非提出一个议题——如何更有效地开展对台小额直接贸易。当时,两岸还没有实现直接“三通”,大都是通过香港中转。他建议扩大小额贸易的额度,鼓励对台直接贸易的发展,并提出福建要利用区位优势,流通灵活一点,政策放宽一点,通过小额贸易促进直接“三通”。习近平当即表示支持。

此后,闽台间“小三通”海上航班、“大三通”客滚航线、空中直航航线陆续开通,福建港口率先实现与台湾北、中、南部港口客货运直航全覆盖。

进入21世纪,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2000年,习近平极具前瞻性地作出了建设“数字福建”的战略决策。这一战略的提出和推进,与福州大学密不可分。

当年9月,时任福州大学副校长王钦敏起草完成了《“数字福建”项目建议书》《“数字福建”总体框架方案》,提交给省政府和省计委。

10月12日,习近平批示肯定了建设“数字福建”的重大意义。他指出,实施科教兴省战略,必须抢占科技制高点。建设“数字福建”,就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科技制高点之一。

半个月后,“数字福建”首次公开亮相,被写入福建“十五”计划纲要建议。

习近平还亲自担任“数字福建”建设领导小组组长,统筹推进这一重大战略工程。

2001年5月,福建省空间信息工程研究中心(数字中国研究院前身)成立,定位为“数字福建”建设的技术支撑和人才培养基地,依托福州大学建设。

20余载数字化浪潮奔涌,“数字福建”已成为数字中国的思想源头和实践起点。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

“把德育放在首位”

人无德不立,德才兼备是育人的辩证法。

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把教育和培养好青少年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奠基工程,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办学方向和德育工作的重要性,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育人机制。

在厦门工作时,习近平得知厦大开设了马克思与恩格斯经典著作选读等课程时说:“学原理、读原著是接触马克思主义的最佳方式,也是学习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最有效的方式。”他提醒厦大学子“年轻人不能认为进了大学就进了保险箱,就等着将来直接分配到机关。一定要多接触社会,补上社会实践这一课”。

德育教育不应是一堆抽象的符号,应是有指向、有土壤的。在闽东工作期间,习近平指示有关部门宣传弘扬红四方面军无线电通讯与技术侦察工作创始人之一蔡威的事迹和革命精神,强调要结合闽东的革命历史和传统,进行爱国主义和共产主义教育。

履新福州后,习近平要求全市各级党政一把手亲自抓教育工作、抓好政治方向,提出“要与当地所在的大中专院校、中小学建立经常联系点、挂钩点”“探索建立以学校教育为主体,家庭教育为基础,社会教育为依托的社会化育人机制”。他亲自联系高校,牵头制定闽大1992—1995年发展规划,提出“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德育放在首位”,叮嘱闽大学子“社会是一个大课堂,工农大众则是你们的好老师”。

他还推动林则徐故居、出生地和林觉民故居等修缮保护,发挥这些场所在青少年德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中的重要载体作用。

时任福州市教委副主任刘通回忆,在他的要求下,福州专门成立了全市暑期工作领导小组,由宣传部门和教育部门牵头,其他各部门和属地配合,做到“学校放假、育人不放假,学生放假、思想教育不放假”。

到省里工作后,习近平指出思政工作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事制宜、因人制宜,“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他以战略眼光审视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大意义。

为此,省教育厅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把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有针对性地调整和完善各级各类学校德育工作的内容和要求,形成贯穿各类学校、各教育阶段的由浅入深、层次递进的德育目标完整体系。

习近平还躬行实践,为学生讲课、作形势政策报告。

“社会最需要、最欢迎有实干精神、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人,而最不欢迎夸夸其谈、眼高手低的‘客里空’。”1991年5月15日,习近平到福建师范大学作形势政策报告,谆谆告诫同学们要走正确的成才之路。

1996年4月3日,习近平在与闽大师生座谈时,殷殷嘱托即将走进社会的毕业生:“毕业生到社会上去,不应‘待价而沽’,一味向社会索取,而应该持回报社会的积极态度。要有责任感。”

2002年4月23日,习近平应团省委、省学联的邀请,到福州大学为2000多名在榕青年学生代表作形势政策报告。

他先是引用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对大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关注福建发展表示嘉许;随后,介绍了另一副内容为“智叟何智只顾眼前捞一把,愚公不愚哪管艰苦移二山”的对联,表示这蕴含着深刻哲理,告诉人们不要把聪明才智用到为个人谋利益上,而要用于为祖国和人民的伟大事业艰苦奋斗。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强调:“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

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重返闽江学院。看到当年提出的教育理念已化为生动实践,他语重心长:“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此刻,“老校长”的教诲,温暖如故。

“教师是振兴教育乃至振兴民族的希望所在”

绿树滴翠,小径清幽。厦门大学凌峰教工住宅区坐落于万石山南麓,著名细胞生物学家、厦大原校长汪德耀教授生前居住于此。

1985年,法国尼斯大学为表彰汪德耀在中法两国教育等方面的重要贡献,决定授予其荣誉博士称号。正在当地访问的习近平,代表因故无法到场的汪德耀接受了证书和博士帽。

回国后,习近平亲自登门。“他一个人爬了100多级台阶,转交相关物品,并与汪教授畅谈。”汪德耀的学生、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洪水根回忆说,此后他又多次拜访慰问,两人总有谈不完的话题。

习近平对厦大外籍教授潘维廉的关心,也是一段佳话。

潘维廉从1988年起就在厦大任教,1999年11月,不幸罹患癌症。习近平委托工作人员前往医院探望,让他意外又感动。

两年后,习近平为潘维廉颁发“福建省荣誉公民”证书。收到潘维廉赠送的《魅力厦门》,习近平鼓励他用手中的笔让更多外国人了解中国。

2019年2月,习近平主席给潘维廉回信,祝贺他《我不见外——老潘的中国来信》一书出版,感谢他把人生30年的宝贵时光献给了中国的教育事业,并祝他全家“福安”、一生“长乐”。

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提出“教师工作的价值是无法用金钱来计算的”“教师是振兴教育乃至振兴民族的希望所在”等重要论断,用实际行动号召全社会大力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

受地方财政制约,宁德教育硬件设施亟待改善,中小学教师队伍更是薄弱。习近平到任后以地委名义下发的第一份有关教育发展的文件就是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在地委、行署推动下,闽东各县教师队伍趋于稳定。

1991年初,习近平履新福州后的第一个春节,闽大教师萌生了和习校长一起吃年夜饭的心愿。大家的热情发自肺腑——尽管担任校长的时间不长,但他带给学校的变化有目共睹。

农历腊月二十九,习近平轻车简从来到闽大教职工宿舍。这顿年夜饭没有专门厨师。参加者各准备两道拿手菜,每隔十几分钟由家属递送上楼,各种食物摆满了临时拼凑起来的餐桌。

时任闽大党委副书记兼常务副校长孙芳仲回忆,两个小时里,大家一起聊家常、聊学校、聊教育,气氛融洽。

闽大创校之初一度被戏称为“三无”学校,其中一“无”就是没有师资。习近平上任后调整充实校领导班子,解决教师编制问题,注重选调引进优秀骨干教师。到1994年,学校已建立了一支适应应用型办学需要的师资队伍。

到省里工作后,习近平对于教师人才队伍建设依然十分重视。

福州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福建省委决定开展省校合作、校校合作,引进高级人才。一次会见中,习近平向清华大学校领导“商借”一位人才。

这件事办成了。2002年8月,从平潭走出去的清华大学教务长吴敏生被任命为福州大学校长,把福州大学带入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

习近平重视那些扎根祖国广袤大地做学问的知识分子。福建师范大学原校长朱鹤健在山区草地生态系统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1999年,习近平欣然为他及学生所著的《福建省山区草地生态系统持续发展研究》一书作序,称赞大家走出书房,“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科技服务生产”。

这年年末,面对朱鹤健申办重点实验室的请求,习近平又交代省科委给予论证。2003年6月24日,经过论证,亚热带资源与环境福建省重点实验室正式成立。朱鹤健特地写信向已调任浙江的习近平报告。习近平回信祝贺。

菌草是另一个为人津津乐道的故事。

福建农林大学研究员林占熺从1983年起就开始了“以草代木”栽培食用菌的试验,三年后菌草技术初获成功。

1997年4月,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第二次联席会议在宁夏银川召开,习近平在联席会议纪要文本上签字。林占熺被点将,带着团队和6箱菌草种跋涉千里,帮助一大批宁夏农民告别贫困。

菌草技术还漂洋过海,走向世界。

2000年5月16日,习近平与巴布亚新几内亚东高地省省长拉法纳玛签署协议书,决定实施为期五年的援助巴新项目。以林占熺为专家组组长的团队赴东高地省负责实施,项目大获成功。

2000年7月5日,一场专门为林占熺授奖的颁奖会举行。这是福建省第一次为科技工作者记一等功。习近平亲自颁奖,号召鼓舞广大知识分子投身到生产第一线,投身到科教兴省、科技兴国的洪流中来,去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如今,菌草技术已传播到106个国家和地区,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中国智慧。

经师易求,人师难得。教学质量要提高,除师资队伍专业素质好之外,教师思想政治状况和师德水平也十分重要。

习近平在1990年闽大迎新暨军民共建大会讲话中明确指出:“教师不但要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让他们学到为人民服务、建设‘四化’的本领,还要以自己高尚的品德、模范的行动感染他们。”

1994年11月25日,习近平在福州市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建设一支具有“高尚的师德修养”的教师队伍,引导广大教师“进一步树立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光荣感和责任感”。

这些要求延续至今。在第39个教师节致全国优秀教师代表的信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具有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

教育兴则人才兴,人才兴则事业兴。

党的十八大以来,福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沿着习近平同志绘就的福建教育改革发展蓝图,平稳而扎实走好教育工作的每一步。截至2023年,学前三年入园率99.21%、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9.49%、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7.24%、高等教育毛入学率64.3%,教育事业主要指标持续稳步上升,且保持在全国前列。

新时代新征程,福建步履坚定,继续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奋力谱写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节选)


人民日报: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24-09/10/nw.D110000renmrb_20240910_7-01.htm

人民日报(海外版):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wb/html/2024-09/10/content_26079740.htm

光明日报: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24-09/10/nw.D110000gmrb_20240910_6-01.htm

经济日报:http://paper.ce.cn/pc/content/202409/10/content_300907.html

福建日报:https://fjrb.fjdaily.com/pc/con/202409/09/content_396596.html

福建省教育厅:http://jyt.fujian.gov.cn/jyyw/jyt/202409/t20240909_6513332.htm

东南网:http://fjnews.fjsen.com/2024-09/09/content_31732226.htm

台海网:http://www.taihainet.com/news/fujian/gcdt/2024-09-09/2795821.html

下一篇:【中国教育报、教育部网站、微言教育、中国教育新闻网】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高校力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