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是第40个教师节,广大在榕教师队伍中,有这样一群台湾教师,他们跨海而来,躬耕三尺讲台,分享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与大陆教师共同成长。
在大陆任教有什么特别收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收获是学生斩获新知的喜悦,是农民朴实的笑脸,是企业的稳定生产,是一次次创新的突破,更是融入大陆、播种友谊带来的幸福感。
目前,在榕任教的台湾教师达290余人,他们从台湾到福州,从福州走向全国,留下一串串脚印。循着他们的足迹,我们看到了台湾教师在大陆任教的无限可能。
给企业保驾护航
从实验室走到生产线
有人在田间开良方,有人在企业解难题。
在长源纺织有限公司,许炳铨拿着最新的实验结果,调好机械参数,一键启动机械。只见一朵朵棉花经过清花、梳棉、并条、粗纱、细纱等多道工序,被加工成均匀纱线,在纺纱机上下翻飞,绕成一锭锭筒子纱产品。
这一画面并不是企业的技术人员在测试产品。许炳铨是闽江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的副教授,课余时间,他常到长源纺织“报到”,用实验室里严谨的数据保障企业生产优质纱线。
在纺织企业,纱线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原材料棉花的质量,而不同时期采摘的棉花含水量、柔韧性不同,如果用同一套技术参数生产纱线,就容易出现粗细不均的产品。
2020年,长源纺织找到了许炳铨,希望他能帮忙做棉花检测,提升纱线品质。许炳铨一口答应下来。原来,在生产车间,一次测试需要投入近百公斤棉花,而在实验室,只要从不同批次的棉花中取一两公斤进行测试,查看棉花属性,然后调试相应机械参数,就能适应生产工序,生产出高品质纱线。
“实验允许失败、试错,但企业经营者经不起折腾。”许炳铨说,每当企业有需求,一个电话、一条微信,许炳铨和团队就会立即行动,探讨解决技术、工艺难点。
同样与企业“牵手成功”的,还有福州大学的台湾教授王量弘,他率领福州大学与福建省立医院联合成立的研究团队,自主研发个性化远程心电监护垂直解决方案,将智能诊疗与民生科技相结合,提出整套可携式心电监护制“心电+”系统。今年,团队的科研成果第六代“心电+”将申请医疗器械认证。
王量弘认为,医学创新来自患者的需求。“心电监测的最佳时间,是患者突然出现心悸、胸闷,心律刚失常的时候。”王量弘说,如果患者在感到不适的时候,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就能很大程度上避免意外的发生。
第六代“心电+”是两端服务:一方面,患者可以在平台上查看每日健康数据、获取健康指导,逐步改善自己的健康状况;另一方面,医院可以利用医疗健康大数据,为患者提供更高效精准的病情指导和治疗方案。
“产品一旦成熟,将对心血管疾病患者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在王量弘看来,这才是校企“牵手”最富意义的成果。
(节选)
福州日报:https://mag.fznews.com.cn/fzrb/2024/20240911/20240911_005/20240911_005_1.htm
福州新闻网:https://news.fznews.com.cn/fzxw/20240911/J8mOSPp12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