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建设,规划先行,科学规划乡村发展蓝图、合理布局乡村产业,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手段和保障,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也强调了“增强乡村规划引领效能。”但我国行政村(社区)存在区域差异大、类型复杂、自然资源禀赋不同等特点,现阶段乡村规划面临哪些难题?如何分类编制乡村规划?编制实用性的乡村规划需要通盘考虑哪些因素?
近日,围绕这些热点话题,由清华大学、乡村建设高校联盟主办,以“新时代、新乡村、新规划”为主题的乡村建设高校联盟·2024乡村规划实践专项委员会年会暨乡村规划实践论坛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召开,全国96个高校、规划设计单位与智库机构的专家学者出席本次论坛。与会专家和各界代表结合各自实践,就“大都市地区”“农业主产区”“生态地区”三个地区如何分区分类、因地制宜编制规划展开交流,为高校助力乡村规划建设提供样板。
保护生态释放多重价值
生态地区往往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如清新的空气、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优美的自然景观等,但同时也面临着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重挑战。
“我认为首先应明确生态地区的功能定位,才能确定乡村该如何发展。”西南民族大学教授赵兵认为,要围绕生态地区乡村规划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推动生态地区的村镇融合互动与关联发展。赵兵表示,应重视传统民族村落的保护与利用,促进生态功能区的主体定位和文化的交流。
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充分挖掘乡村的价值、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是多位专家共同聚焦关注的议题。
“大部分生态地区较为偏远,其价值未被发现和挖掘,内在价值很难得到释放。”南京大学教授罗震东表示,需要利用互联网等新技术,为生态地区提供更好的发展路径。
福州大学教授沈振江则提出可以使用更多新型智慧技术工具,辅助开展生态地区的乡村规划工作,“比如我们可以通过技术手段监测农作物、动植物的生长环境及其变化趋势,更加科学地评估乡村地区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识别出潜在的生态脆弱区域或资源过度开发的风险点,优化乡村布局。”沈振江说。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叶红对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生态地区的乡村规划持赞同观点。她建议,要以县为单位,建立乡村资源数据库,将资源数据化后再优化配置资源。“我们现在还在做乡村地图,让乡村从空中一千米空域到地面、地下的信息都反映在地图上。”叶红说。
(节选)
农民日报:https://szb.farmer.com.cn/nmrb/html/2024/20241223/20241223_5/nmrb_20241223_12894_5_1870950670133203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