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选)
“垃圾”可变“再生资源”
垃圾分类如火如荼,福州市民对垃圾分类了解多少?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市民,大多数市民都能说出是为了保护环境,提高资源利用率,但垃圾分类如何改善环境、节约资源利用却少有人能说清。
记者通过采访获悉,垃圾分类有利于垃圾的回收利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变垃圾为再生资源。
“在垃圾分类没有全面推行前,分拣中心需要对垃圾进行分拣,会产生较高的二次成本。”福建广源再生资源回收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秀芳举例,“比如塑料袋回用需要先清洗、再利用,这个过程中的耗能高于它再利用所产生的价值。”
与塑料袋类似,很多低价值的废物,如果将其回收再利用后产生的价值是1分钱,而回收利用的过程中,需要1块钱的水来清洗,那么这类低价值废物就按照垃圾处理。
垃圾分类则会减少废物回收利用过程中的二次成本。“我们喝过的牛奶盒,如果直接扔到垃圾桶里,跟厨余垃圾混合在一起污染了,就变成了垃圾,但如果喝完之后把它清洗干净,再吹干,那么就可以拿去造纸了。”陈秀芳举例。
2011年,福州大学开设了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其目标是站在资源回收利用的角度来实现循环经济。据福州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副主任王永好回忆,自2015年第一批学生毕业至今,已经有5届毕业生走进了社会,慢慢地越来越多的学生找到了专业相关的工作。
这得益于社会上对垃圾分类和循环经济的大力提倡。“原来原料生产出的产品,用完之后就变成垃圾,现在提倡循环经济,一些用过的产品不是废物,而是再生资源。”王永好表示。
人民网:http://fj.people.com.cn/n2/2019/0821/c337006-332709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