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福州大学新闻网

搜索

您的关键词

媒体福大

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福大 > 正文

热文排行

央广网北京3月26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科技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抓科技创新,要着眼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起抓,既多出科技成果,又把科技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

当前,各地正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为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大动能。

自主研发的全国首辆"氨-氢"燃料电池客车已实地行驶1000公里、最新研发的氨氢动力船舶预计年底正式下水……通过产业人才、科研人才协同攻关,福州大学率先在国际上开展以氨为储氢介质的“氨-氢”储能与发电技术路线。

福州大学化肥催化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教授罗宇:我们依托校企融合的研发攻关平台,把相对成熟的技术通过企业模式快速转化。我们也了解企业需求,发挥教育优势,不断为企业输送高层次的科研人员。

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越来越多的高校聚焦国家战略和世界科技前沿,把重大任务作为科教融汇的“发动机”。与此同时,很多科技成果在校企科研合作中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在福建,已有67家高校、954家企业入驻“福建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福建省教育厅厅长叶燊:深入实施“双一流”和一流应用型高校建设计划,深化高校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人才自主培养和科技自主创新良性互动,以教育之强支撑科技之强、人才之强。

打造校企地联合创新平台、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能的同时,各地还通过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江苏昆山的一家机械制造企业的车间里,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在读博士生路建琦正开展课题研究。2020年,正在攻读研三的路建琦申请成为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的一名“集萃研究生”,开启自己的校企联合培养计划。

路建琦: “集萃研究生”这个项目最有特色的地方,就是从企业的真实需求来决定我们的研究方向。我确实感受到了我做的课题、科研内容运用到了产线,这让我非常有成就感。

截至目前,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已与国内外70多所大学联合培养近7000名“集萃研究生”。

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刘庆:我们希望可以规模化地收集需求、规模化地对接高校人才资源,加强长三角整个产业和全球顶级高校的合作,培养真正的具有创造力的人才。

上海围绕学科设置、培养结构和培养模式实施针对性改革,以适应科技演进和产业变革迭代周期不断缩短的趋势。

上海市教委主任周亚明:2025年首批布局量子科学、机器人工程、变革(性)材料等11个未来学科,配套构建“招生—培养—就业—监测”联动的专业点建设跟踪机制。围绕服务新质生产力分类改革培养模式,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注重早发现早培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必须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对教育、科技、人才的需求,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

今年,我国将加快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专业设置调整机制,积极探索形成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制度机制,着力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央广网:https://china.cnr.cn/news/sz/20250326/t20250326_527113008.shtml

上一篇:【法治日报】应立足于保险法实现规范的分化整合

下一篇:【福州日报】在榕高校的“节水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