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福州大学新闻网

搜索

您的关键词

媒体福大

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福大 > 正文

热文排行

(晨报记者 叶子申)杰出的山水画家、美术教育家杨夏林,在美术界有“鼓浪屿之子”的称呼。在美术创作上,他开创闽山鹭水之山水画风,改写了福建美术史,被誉为“八闽丰碑,闽山鹭水第一人”。

推动美术教育发展

幼年时,杨夏林曾随父亲下南洋谋生。1949年,他移居厦门。

为了推动厦门美术教育,杨夏林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组织创办了美术研究班,后改名为鹭潮美术学校。“当时,办学条件艰苦,一到下雨天就漏水,无法上课。”厦门知名画家、杨夏林弟子曾华伟说,历经磨难,鹭潮美术学校终于由民办学校转为公办学校,更名为福建工艺美术学校(现福州大学工艺美术学院)。

有评论说,鹭潮美术学校的创办改写了福建及厦门的美术史,也改变了厦门没有一间正规美术院校的历史。

那段时间,杨夏林的创作很旺盛。他创作的《鹭江渔火》在北京展出后引起巨大反响。“他第一次通过山水画,把鼓浪屿介绍给中国和全世界,为宣传和推广厦门和鼓浪屿做出了重要贡献。”曾华伟说。

获誉“中国榕树王”

“改革开放之初,在杨夏林等人的推动下,厦门市成立了美术工作者协会(后改为美术家协会),并前后担任副主席、主席。”曾华伟说,在任期间,杨夏林积极举办画展,并邀请不少外地知名书画家走进厦门采风交流,也推动厦门艺术“走出去”。

1985年,杨夏林参与筹备的厦门画院(厦门书画院前身)成立,杨夏林担任院长。创院后,他多次组织画院画师外出创作,举办展览,让更多大众亲近艺术。

改革开放后,杨夏林在艺术创作方面更加精进。“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杨夏林有多幅大榕树、大海的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画院等收藏。”曾华伟说。

1995年,美国洛杉矶拍卖杨夏林的《滨海古榕》等作品,引起关注。美国评论界更是在《国际日报》称誉他是“中国榕树王”。

独创“鼓浪屿三绝”

杨夏林长居鼓浪屿,对榕树、岩石、海涛情有独钟。他创作的榕树、岩石、海涛被称“鼓浪屿三绝”。

杨夏林画的榕树形象传神,枝干壮实、盘根错节,将榕树的形态和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他也因而被誉为“中华榕树第一人”,也是第一个表现闽南花岗岩巨石的人。

曾华伟说,杨夏林画鼓浪屿花岗岩有两类,一类是圆球形的花岗岩巨石,或一石掌天,或与榕树共生,另一类是由绝壁悬崖构成的地貌景观。

杨夏林还善画波涛,堪称“中国一绝”,或浪涛汹涌,或波光粼粼,仿佛满纸涛声。

网址:http://news.sunnews.cn/dzb/hxcb/html/2018-07/19/content_748172.htm

上一篇:福州晚报(2018-07-19):档案去哪了 上网就能查

下一篇:福建日报(2018-07-19):荔城:为返乡大学生搭建“预科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