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福州大学新闻网

搜索

您的关键词

校园观察

您的位置: 首页 > 校园观察 > 正文

热文排行

新闻中心讯/“非功利”原本是西方美学界的话语,传到中国后,又衍生出了“无功利”、“超功利”等概念。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下,非功利教育受到漠视,体现在课程学习上就是片面注重“专业”学习而忽视所谓“无用”的通识课学习,这就使得高校的一些课程,例如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人文社科类的通识课不被学生和老师重视。虽然很多高校开设了一些通识课程,但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很多学生,面对这些课程会在潜意识中问,“这些课程有什么用?找工作有用吗?考级有用吗?”“针对性”和“有用性”等功利心的驱使下,使通识课建设面临重重危机。
  专业课固然要学,且要学好,学通并学透。但教育从来就不是可以简单地用一句“是否有用”就可以划分界限,决定取舍的。功利的趋势使大学课堂,尤其是理工院校的课堂教育,越来越强调知识的学习,但人文精神不是一个知识体系,而是代表着一种意义空间或价值世界,“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历史告诉我们,单纯的科技发展无法使中国走向强大,文明的最终发展需要的不仅是以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的进步来衡量,更需要非功利的人文精神的建设。教育部颁布 《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其中特别强调,要高度重视学生的人文情怀,加强对大学生的文史哲及艺术方面的教育,文科的学生也应加强
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
  长期以来,我们重视大学之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功能,对文化传承创新的功能却远未想到有效的落实对策。大学要实现文化传承的作用,首先要注重对广大学生的人文教育,加强对青年学生人文情怀的培养,以及形而上的精神世界的建构。19世纪美国著名教育改革家候瑞斯﹒曼恩曾经说过,教育是黑暗中的明灯,是指示人们在茫茫大海中正确航行的灯塔。竺可桢先生曾引用这句话,认为大学犹如海上之灯塔,是社会之光,不应随波逐流。教育的意义不应该仅仅在于传授知识,在社会竞争激烈的当下,更应该专注"人之所以为人"的情感世界的建设,而大学通识课程的存在意义正是为了建设一个社会的海上明灯,为了构建普通人心目中的诗与远方。
  孔子云:“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我们要培养怎样的大学生,最好的回答莫过于“兴于人文,立于品德,成于技能”。在自然、功利、道德与天地的人生四大境界中,大学教育不仅要传达“术”与“数”,更应该赋予青年人“梦的空间”与“精神的寄托”,而作为大学课堂重要组成部分的通识课,只有坚守“过程即是结果”的非功利精神的人才培养理念,以提高学生道德素质、启迪创新能力为价值向度,才能达到通识教育“诗”与“远方”的最终目的。

 

上一篇:高校通识课: 危机频频, 出路何在?

下一篇:通识教育出路何在?转变观念是关键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