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大记者团 闵逸文 司建茹 林丹萍 李舒恒 李汀)晚上九点多,东二自习室内不少同学已经开始收拾东西准备回宿舍,管理学院2010级的叶同学仍然眉头紧锁地在演算着高数题。自习结束后,她告诉记者:“学校课程改革,高数课时减少了许多,但是内容没有相应地减少,老师讲得非常赶,上高数课就像听天书一样,自己课后多增加自习时间才能跟得上老师的进度。”
我校于2009年起实行集中实践教学环节的新学期制(又称“第三学期”),即从每学年的教学总周数中抽出5周安排实践教学,随之而来的是每个专业的培养计划都有比较大的变动,每门课程的学时数都进行调整。以前一个学分对应18个学时,调整后一个学分对应16个学时,各门课程在学分不变的情况下按照这个比例进行相应的学时缩减。
教师:学时减少仍要求教学内容,难!
教师是学时压缩政策的直接承担者,面对突如其来的压缩课时,大部分教师都表示不适应。
早上八点钟,距离早上第一节课还有20分钟,其他教室里三三两两的同学正在闲聊,但管理学院2010级高数课堂上已经开始进行习题的讲解。讲授这堂课的江老师告诉记者:“学时压缩让我们压力很大。不仅删掉许多内容,习题也无法讲评,这会使同学们的基础知识掌握得很不牢固,数学竞赛中题型一变就容易被难住。”
计算机类的公共课对于同学们来讲也是既有难度又非常重要,数计学院的叶老师说:“我带两门课,有一门是C语言,这门课压缩课时后,同学们觉得上课很赶,今年的通过率也就90%。”
除了高数、计算机这样的基础课之外,学时压缩对于不少专业课也存在着很大的影响。刚刚上完课的电气学院李老师担忧地说道:“压缩课时对我们老师和同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工科基础课的知识内容比较多,面比较广。学时不够对于课程内容的系统性有很大的影响。”机械学院李老师也赞同道,工科的课程是非常要求连贯性的,前面的一些压缩,会使整个知识体系断层。
学时压缩也对文科教学产生影响,人文学院施老师表示:“压缩课时本来是为了给同学们更多的实践时间,但现在有点顾此失彼了。文科的同学如果想要实践完全有时间自己去做,不用专门压缩课时去实践。”
应对学时压缩,大部分老师采取两种办法:一是提前上课、延后放学来多讲一些知识,二是删减一些教学内容以适应课时。早上十点钟,第二节课下课铃声已经响起,但材料学院2010级的教室里仍然在上课,下课后陈同学告诉记者:“因为学时压缩,我们老师会提前上课,在课间也多了许多同学问老师问题。”也有许多老师删减一些次重要的内容,因此,同学们的工作量增大了许多,“学时一压缩,功课就很赶,没办法深入探究,作业量很大,让有的同学感觉仍在高三,考试前一个月非常紧张。”来自环资学院2009级的郑同学说道。
学生:加强自主学习还是不利于考研?
学时压缩给同学们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内容大幅度跳跃,给同学们听课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土木学院2010级的夏同学告诉记者:“我们要提前预习两节课才能跟上进度。有时一个早上就上三个课时,有点狂轰滥炸的感觉,听课特别累。难点重点无法突破,自习时间也明显增加。”夏同学继续分析道,课时压缩了,考试的内容却没有变化,教与考不匹配,导致现在老师和同学都面临如此大的困难。管理学院 2009级的江同学也说道:“学时压缩,上课紧张,很多同学上课听不懂,课后没及时复习,就落入了恶性循环当中。不听就不懂,不懂就不想听。”在记者采访的过程中,大部分同学都表示学时压缩后上课变得很困难,并且课时压缩后晚上自习的人明显增加,很多内容需要同学们课后自学。
西三教学楼的教室很大,但在高数课堂上仍然存在没有位置坐的问题,记者看到许多准备考研的同学也来听课,高数课江老师告诉记者:“学时压缩让很多内容被删了,而考研题目都是关于整本书的,对考研极其不利。”机械学院2010级的王志超同学虽然没有准备考研,但是他告诉记者像工程制图课,老师只教到第四单元就期末考了。没讲完的课程就直接放弃。管理学院房老师说:“对于学生的考研、求职,学习成绩还是首位的。学时压缩,课外活动必然占据很多的自学时间,从长远看,是不利于学习的,学生很难把握一个度。”
公管学院2010级尤同学觉得学时压缩之后自主学习的时间就多了。“大学,我们学的不是具体的知识,更重要的学习如何去学习。要掌握方法,培养自学能力。学时压缩就逼迫着同学去自学,会提高同学们的自主学习能力。”管理学院刘同学认为这问题因人而异,“对于自制力好、自主思维能力强的学生来说,有更多自由时间可以自由复习。但对大部分学生而言,还是不利的。”
管理学院江老师告诉记者:“高数和考研都要求系统性,学时压缩,我们只能删掉一些内容,这对同学们考研极其不利。”
教务处:学时减少,但知识不能减少
记者带着老师和同学们的问题走访了教务处杨晓翔处长,杨处长表示:“我们压缩课时,一是为了让同学们更多地进行自主学习,二是为了给学生腾出更多的时间去实践。这对老师们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于公共课和专业课到底该缩减哪个,杨处长认为:“福州大学以理工结合为办学特色,因此应重视基础知识教学环节,有了良好的基础,发展空间才会大一些。如果只学专业课的话,虽然以后工作时上手会很快,但是发展的潜力会变小。专业课程的学习是给每位同学一个应用基础理论知识的背景,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处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基础知识学得扎实了,同样可以把它们应用到其它专业。”
杨处长从教风和学风两个方面提出了建议:“其实学时多五个、少五个都不重要,有些课堂的学风不好,学生没有重视学习,反而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玩了。因此,要改进教风和学风,教师认真备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自主学习更重要,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是终生受益的。要让学生明白学习是为了将来打基础。”
(《福州大学报》644期三版“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