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福州大学新闻网

搜索

您的关键词

校园观察

您的位置: 首页 > 校园观察 > 正文

热文排行

(福州大学记者团 罗海海 杨任越 张雪)1216,全国爱心之家支教团暖冬行动福建首站在福州大学怡山校区开启。自从感动中国刘本禹支教贵州的事迹传开后,全国各地掀起一股大学生支教热。今年暑假,福州大学两名大三学生赴贵州支教,她们是爱心之家志愿者至诚学院2008级国贸专业的林小婷和2008级化学化工学院的丁娜。


  一个月的时间一生铭记

 

从贵州回来后,我很害怕接到那些孩子的电话,害怕他们问我:林老师,你什么时候回来?其实,我真的很想回去看他们。


  林小婷有些无奈地说道。这一个月的宝贵回忆总是在唤她回到贵州的孩子们中去。有一对姐弟让小婷一直很挂念,我当时在黔西县的旧寨小学教音乐课,大山里的孩子都爱唱歌。但有一天,班里有个瘦小的男孩含着泪走到我跟前说:老师,下节课我来不了。我当时很吃惊,问为什么。那个男孩抬起头,带着哭腔说:因为爸爸要我放羊。’”小婷告诉记者后来得知,她所教的一年级班上,那个男孩外号叫小宝,有一个上三年级的姐姐,由于父母不重视教育,姐弟俩都是轮流交替来上课。我当时听了真的很心酸。


  心酸可以说是记者听到次数最多的一个词。丁娜也说那里的孩子很多是留守的、单亲的、还有失去双亲的,他们渴望父母的爱。一位六年级的男孩找我聊天,他说从未见过自己的亲生母亲,但心里却很想念她,想到失眠。想着母亲长着什么模样,幻想着母亲有一天会来看他。这个男孩把自己所想的写成一沓厚厚的日记,都是关于自己的生母。丁娜说谈话间看到那个男孩穿的衣服很短很小,估计是他三、四年级时买的,男孩也说父亲根本不管他,但这个男孩很懂事,我们搞联欢时,他总是默默地做后勤,还做得不亦乐乎。


  那一刻,我知道来这里,不是仅仅传授知识的,最重要的是给予爱。丁娜教的是一、二年级,下课后她喜欢把孩子抱在腿上。渐渐地,孩子们就主动扑进她的怀里,你可以感受到他们多么迫切地渴望被爱。在支教中,快乐也始终围绕着大学生和孩子们,去野炊烤玉米、土豆、辣椒;孩子们用野百合扎成花束,简直可以和花店里的媲美。每个孩子都很有天赋,他们会用树叶、花草做出精美的工艺品。小婷对自己的学生赞不绝口。

支教从身边做起

 

至诚学院外语系的何其芸利用假期时间,通过福建义工俱乐部前往南平支教,那段时间带给我很多快乐,也教会我如何去感恩。何其芸说在家访时,才懂那些家境贫困的孩子上个学是多么不易,他们的父母背负着沉重的压力,上有无劳动力的年迈老人,下有好几个需要抚养的孩子。家长说起这些事都哭了,有时我不禁联想到自己的父母,他们抚育我也很辛苦,但自己还总是误解他们。何其芸说回去后她懂事了很多,对父母有了更多的理解与感恩,这也是支教给予她最大的收获。


  福大青协爱心支教部的志愿者在大学城周边的岐安村小学(现已改名亚周小学)支教。现在还不能去外省贫困山区支教,不过我们可以把目光放到身边那群需要支教的孩子身上。福州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原爱心支教部部长吴承清说。2005年,爱心支教部又新设了爱心课堂的项目,给楼管阿姨、清洁工等住宿学校工作人员的子女进行夜间补习。

 

让爱成为习惯

 

爱心之家支教团的官方博客上,一位从贵州支教回来的大学生这样写道:铁打的学校流水的支教。暑期支教其实是对孩子们的一种感情伤害。孩子刚刚和我们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我们就要离开。离别时孩子们哭的很痛。


  丁娜告诉记者,大学生支教的确存在时间太短、延续性差这个无法回避的弊端,但她相信孩子们是可以适应的,你想想看整所小学只有五位年级很大的老师,学校里有实验室、生物模型,却没有一个老师会讲解,会使用。在沙坝小学支教中,丁娜感到最遗憾的是没有空出时间给那些孩子做化学实验。这个小学太缺少那些能给他们上素质拓展课的老师,而大学生前去支教正好弥补这个弱项,是利大于弊的。在团队中有一个摄影专业的女大学生,她还开了摄影课。孩子们真得很爱学,想接触大山外的新鲜事物。


  面对社会上大学生支教过于功利化的指责,何其芸感到很费解,部分大学生是会有通过学校组织的支教活动多加学分,评优时简历更好看这样的功利心,但这些是少数,不能以偏概全。何其芸说像他们这样的民间组织,除了想怎么教好那些孩子,其次就是想办法节省活动经费,因为这些都是自掏腰包的。如果真要问我前去的目的,其实很简单,我想圆自己的教师梦。未来的变数很多,我不知道能不能当老师,如果不能。那我也拥有支教这个美好的回忆。


  让爱成为习惯,这是每位支教大学生心中的意图。我们大学生支教,不只是单纯地教他们知识,还要改变他们的观念,让他们把书念完走出大山,但走出大山后一定要记得回来。林小婷说她现在更想回去看他们,因为我答应过孩子们,一定会回去看他们的。

 

(《福州大学报》644期 第三版“关注”)

 

上一篇:学时压缩,你适应了吗?

下一篇: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拷问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