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福州大学新闻网

搜索

您的关键词

校园观察

您的位置: 首页 > 校园观察 > 正文

热文排行

2023年10月30日,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在贵州大学圆满落幕,我校化学学院团队在“揭榜挂帅”专项赛中斩获特等奖,创历史最佳。本报记者对团队主要负责人谢芷诺、张博进行采访,深入挖掘团队参与赛事的收获和背后的故事。

探索以期 熟能生巧

这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项目,《基于结构和计算模型的新冠病毒分子进化模式研究》既需要化学、生物学领域扎实的科研功底,也需要计算机数据处理方向敏锐的科研触觉,两者的相辅相成,才能促进理想成果的呈现。

但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团队队长谢芷诺回忆到,项目初期时间紧迫,很多任务迫在眉睫,而团队也处于刚起步的摸索阶段,整个进程只能不断地调整和改进。磨合成为了项目初期的重要内容。

但面临挑战的最好办法就是齐心协力,主动迎击。“虽说我们课题组在新冠爆发后一直在研究SARS-CoV-2,但课题组在AI方向正处于起步阶段。比赛初期我们也才研一,所以需要一边补足基础,一边去关注基于AI预测新冠的前沿动态。在这期间,导师与师兄给予了我们很多指导和帮助。”张博补充道,“在团队里和计算机专业的同学进行沟通时,会出现需求和现实落地不匹配的问题。”分工方面,团队成员也度过了一段循序渐进不断调整,最后落细落实的时期。“其实我们也没有很大的信心把这件事情做得多好,但就是尽力去做。”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训练营模拟路演和接受导师修改意见的摸爬滚打中,在经历了初审、终审以及擂台赛的磨砺后,队员们熟能生巧,逐渐找到了自己的节奏。面对质疑,团队始终保持清醒的判断力和强劲的执行力,积极大胆地尝试。“对有建设性的意见我们会在经过思考和评估后采纳,如果走不通的话我们就换一条路去尝试。”

直面挫折 砥砺奋进

凝练扼要的介绍、尖刻激烈的问答是擂台赛始终受到关注的重要环节。在线下进行擂台赛时,两位负责答辩的同学感悟颇深。由于团队另辟蹊径做了与其他选手与众不同的模型,专家就此提出很多问题,张博至今对当时紧张的氛围记忆犹新:“当时现场收音效果不太好,问题又比较密集,有时候就根本反应不过来;评委的问题是什么。”但凭借充分的准备,项目成员们最终保持镇静,临危不乱地根据听到的关键词和事先准备好的题库提纲来进行回答,顺利完成了路演的答辩环节。

与队友磨合,与难题博弈,乐此不疲的讨论和思维碰撞潜移默化地增强了团队成员的归属感。共同参与“挑战杯”赛事不仅增强了团队成员的表达能力,还为成员带来了难能可贵的友谊,采访现场谢芷诺看向张博,回忆起两人第一次给老师介绍项目时的场景,老师评价张博说比较内向,有点抗拒,但是经过慢慢磨合后有了成长和突破,两人也逐渐成为了互相陪伴的战友。

成长的过程中必然面临不小的压力,张博感触颇深,对压力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我们要做的就是遇到问题,解决问题。做到心无旁骛,专心致志地不断重复、熟练比赛的每一个过程,压力也自然而然会减轻很多。”

敢于尝试 定有收获

回忆起线上初审结束的场景,张博忍不住感慨:“项目的呈现离不开一路同行的老师与同学以及学校的支持。大家不问结果,只有对彼此的肯定。”在他们看来,“挑战杯”不仅是赛场,也是交流学习的平台,能够与顶尖的985高校同台竞技,这样的机会弥足珍贵。

采访的最后,张博和谢芷诺谈到自己在赛事中的所得所思,鼓励同学们在空闲时间可以主动了解竞赛和参与竞赛,“你不能为了做竞赛而做竞赛,竞赛中学到的知识也不光是技能上的知识,还包括对项目的了解,各种能力的锻炼,这些都可以为你的未来铺路。它可能并非你所熟悉的、擅长的方向,但是了解的越多,当然也越好。”

许多同学常常闻“竞赛”一词而远之,认为竞赛是一件起点极高的难事,或者因为频繁预设结果而踌躇不前,对此,谢芷诺建议:“竞赛并非遥不可及的事情,我们实现的也是从无到有、从0到1的突破,敢于尝试都是会有收获的。当然,还是要兼顾好学习和科研,不能因为参加竞赛而落下学习。该上的课要上,在有空闲时间的前提下,再去参与这类活动。”(824-4)

20240531团队成员在比赛现场.jpg

团队在比赛现场

上一篇:【时评】不妨提高“人生容错率”

下一篇:【专访】揭榜挂帅之路,我们“愈战愈勇”——访电气学院“挑战杯 ”全国特等奖团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