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 首页 » 校园原创 » 正文

校园原创:

我的导师夏岩教授

发布日期: 2020-12-31    作者: 郑日华    阅读:

编者按: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指示和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发掘和展现我校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典型事迹和风采,促进构建新型导学关系,研究生院、研究生工作部(处)面向全校研究生开展“我和我的导师”主题征文活动,得到在读研究生和校友们的积极响应。   经审查并组织专家评审,综合考虑导师指导情况,评选出获奖论文一等奖 5篇,二等奖 9 篇,优秀奖 14篇。本版特别选出部分一等奖作品进行展示。


  那是我大一的第一节力学课,只见一位身材微胖的大汉踱步走进教室。“我们开始上课。”夏老师朗声说道,他的声音富有激情和力量。他讲物理学课程,列举了很多对物理学有重大贡献的科学家,牛顿、爱因斯坦、波尔、薛定谔、海森堡、狄拉克、费曼等等,这时PPT上忽然弹出来一个空白相框,“我希望你们中的一个可以出现在这里。”他打趣说道。
  大家都嚯嚯地笑起来。胆大的几位同学已经开始相互讨论了起来,渐渐的免不了都是院士后缀,并且在诺贝尔奖和图灵奖之间进行艰难的抉择,课堂内充满了欢快的气氛。不过后来我仔细想想,夏老师也许并不是在开玩笑。
  陆陆续续便上了几次课,效果都很好,因为他总是能在课堂间隙讲一些有趣的故事,譬如他理综290分的辉煌,以及第一篇论文被导师丢的满地都是的窘迫等等。更多是他的得意门生,康逸豪学长的传奇故事,那个本科就发表10篇SCI,住在学院办公楼的传奇人物。同学们喜欢听这样生动有趣的课,都觉得夏老师亲切,一点架子都没有。
  然而夏老师有时候又是严格的。对于“六十分万岁”的观点,他并不认同,“其实稍微用心一下就可以考到80分以上。”夏老师带研究生,常常提醒同学们,读研不能混日子,莫蹉跎时光,莫浪费大好机会。
  有一次,夏老师在课上布置了一个非强制的作业:希望同学们能向他发一封邮件介绍自己。我想了想,回到宿舍便怀着忐忑的心情发送了一封邮件,格式并不规范。没想到很快就得到他的回复,很简练。
  我当时料想夏老师或许仅仅是礼貌性地回复一下。看到回复兴奋是有的,更多的是一种紧迫的拘束感,生怕说错什么话,又或者是哪些地方做的不够妥当。
  那时我怀着对物理的热爱进入福州大学物理系学习,对什么都感一点兴趣,因此每节课都听得格外认真,慢慢地开始问夏老师一些问题,例如一些流体力学、相对论等等课本上介绍不多的内容,我们经常下课后在教室里面讨论很久。我们常常讨论很久也没有一个定论,每每都是讨论到一个比较混沌的概念之后不了了之。每次讨论完我都会带着疑问作进一步求证,然后在下一节课课后继续请教夏老师。
  后来我才知道,他希望来提问的学生知道自己要问什么,里面的一些简单的概念要提前做好功课,幸好,这些我都做到了。
  他也肯定了我的不一样,他说我是一个脚踏实地,爱思考的孩子。也正是因为这个,在大二上学期的时候,他找到我,希望可以指导我参加第 23 期 SRTP 项目,我的学术生涯也就就此开始了。
  夏老师首先给了几篇英文论文让我阅读,我很快便读完了,把自己的一些见解同他交流了一番。他当时有点吃惊,很兴奋地把我介绍给组里的老师同学。我非常不好意思,因为我认为我并
非完全读懂了那几篇英文文献。他当即在实验室给我安排一个位置,我惶恐不已。现在回想起来,如果他当时不是这样赶鸭子上架式的鼓励我进行科研,我也不会入门那么快。
  后来,每当我写完一篇论文,他就直接让我在组会上面讲,逼得我在讲之前修改了好几遍,一周没睡好觉。文章修改完了便按夏老师的建议投了 SCI 二区的《Annalen der Physik》 ,很快便有回复,意见都比较好,我的第一篇文章也就这样发表了。
  很顺利,第二篇文章也发表了。在那之后,学院便安排我们去参加校挑战杯,我颇有波折的拿了校内一等奖,报送省挑战杯。这下可就不轻松了,竞争很激烈,要交的材料也非常详细,需要下一番苦功夫。
  夏老师因为兼顾科研和行政,非常忙,我不好意思麻烦他,自己做了一通材料,以为拿奖无望,没想到到我们得了特等奖,成为了学院里面的唯一一支代表福州大学参加国家挑战杯的队伍。
  夏老师和我说,不论他有多忙,有问题都可以找他。自那以后,我就经常去“麻烦”夏老师。有一次,他居然拿到了院士的推荐信,邀请学院书记吴唐风老师一起,反反复复地修改我答辩的PPT 七八次。当时我要背 PPT稿,两句上不来,或者停顿半句,整个人就局促起来,从而越来愈紧张,身体也不大协调,一直挪动脚步。
  每当这时候,我望向夏老师“求救”,他总是能很认真地向我点点头,总是能给予我坚持讲下去的勇气。最后和他和吴唐风书记一起陪着我去北京布展、参赛7天。在北京参赛期间也有幸得到了校党委副书记林生老师的指导,最终获得了二等奖的好成绩。
  时间过得很快,到了保研的时候,我成绩和综测都是班级第一名,保研基本没有什么问题,我有想要去清华试试的打算,然而一直不知道怎么和夏老师开口。支支吾吾拖了一月多才和他说清楚自己的想法,没想到夏老师很支持,但是我也看到了他对我的不舍。“清华大学毕竟是好学校。”他沉默了一会儿。“我全力支持你去。”
  后来清华的面试失败了,我也没有再考虑其他的学校,于是决定保研留在福州大学。很多朋友,甚至是家人,都对我的选择表示疑惑。我表面总是能信誓旦旦地同他们细数留在福州大学好处:资源倾斜、可持续发展等等。其实,真的,我自己心里也没底,哪怕是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的心情也不免的有点起伏。
  然而当我走出实验室,在这周末早晨的8点,望见夏岩老师的办公室照例亮着的灯,我就明白,有些人,总是有着令人心安的能力。
  或许鲁迅先生望见桌角的藤野先生的照片时,也是这样的感触吧!
  (作者为物信学院2020级研究生,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四篇SCI 二 区 论 文,两 篇 发 表 在《Physical Review A》。)



作者:郑日华 (物信学院)

原文见《福州大学报》第795期第4版(2020年12月30日编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