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 首页 » 校园原创 » 正文

校园原创:

寻访非遗文化的黔东南之旅

发布日期: 2019-02-27    作者: 全媒体中心学生记者 陈思涵    阅读:

“站在高高的苗岭上/眺望四方的青山秀水/座座苗寨美如画/条条江河似飘带/任妹嫁到哪一方/哪方景色都一样”。古老的苗族情歌如春风般吹遍祖国西南,嘹亮音韵缭绕绿水青山。

2018年秋季,为加强青年人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传承,保护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作为全国大学生代表之一,参加了由百度和 《中国青年报》 共同发起的“亮手绝活儿 · 百度匠心中国行”贵州非遗探访活动,和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多家中央媒体的记者老师们,共同踏上了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这片神秘而宁静的土壤。

地图上的北纬 26°,东经 107°,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世人盛赞其“天下苗族第一县”的所在地。勤劳聪慧的苗族人民,在这里留下了灿烂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就包括苗族银饰锻造技艺与苗族刺绣。我们也因此走进了两处村落、两户人家,倾听两位手艺人的故事。


苗银映月 —吴水根大师的““锻造人生 锻造人生””

什么样的美,出自什么样的锤,苗银匠手艺人最有把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银饰锻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吴水根,是黔东南台江县施洞镇人。他从八岁开始学做银饰,专注于苗银技艺三十余年,如今是吴家银饰第八代传承人。没有人知道叮叮咚咚的锤银声,是他一生时光中,敲了多少锤,才练就的技艺。

吴师傅的家并不大,“贵州民间工艺大师”、“贵州省劳动模范”等荣誉贴满了家中客厅的墙壁。在他的银器陈列间中,他亲手锻制的银饰作品琳琅满目。而在庭院入口旁一间不足五平米,老旧昏暗的小屋子里,则摆放着简单的几样器具——一盏灯,一把椅子,一张石桌,一个工具箱。

想要锻造好银器,熔银是个漫长的过程。吴水根先用火钳夹了块木炭点了根烟,然后边悠闲地抽着烟边缓缓地拉着风箱。当铁杯中的碎银化成了红色的银浆时,他拿起窗边的空心铁棍,深吸气对着铁棍猛吹了一口气。瞬间,一串串火星从熔炉中冒出在空中四散飞舞——这个过程叫去杂,目的是把银浆中的杂质吹走。火灭后,只要掀开凹槽,一根细长的银条就出现在眼前了。而熔炼只是银器锻造的第一步,此后还要经过压寥、镂刻、焊接、编织等几十道工序才能完成一件作品。“做银器一定要有耐心,我常常一个人坐在这,一敲就是十几个小时。”吴水根师傅慨叹到。在如此精细的手工技艺下,每一件苗银饰品都独一无二,无可复制,更彰显其独特的价值与魅力。

几十年的匠心锻造,使得吴水根成为了远近闻名的银匠,他还凭借银饰、刺绣加工技术带领和帮助广大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利用自己开办的银饰公司,传授了一批年轻艺人,成功带动许多村民通过银饰加工脱贫致富。而他的女儿吴春秀也成了远近闻名的女银匠师,让苗银技艺从一枝独秀到春色满园。


苗绣缝花——绣娘欧东花的““锦绣年华 锦绣年华””

“苗族儿女是蝴蝶妈妈的女儿,这些民族服饰比自己的生命更为重要。”欧东花是土生土长的台江县老屯乡长滩村人。身为民间高级工艺品美术师和欧东花苗族服饰博物馆馆长,她踏上苗绣从艺之路已有40余年。仅靠一根根针、一缕缕细线,在苗绣艺术的大舞台上,欧东花“绣”出了锦绣河山,也“绣”出了精彩人生。

从 8 岁开始,欧东花就跟着祖母、母亲学习刺绣。她不仅熟练地掌握了苗族传统的平绣、打籽绣、堆绣、叠绣、贴布绣、马尾绣等技艺,难度极高的施洞破线绣也不在话下。

19岁时,欧东花为了追求更高深的刺绣技艺,自筹资金奔赴黔东南州各县市以及云南、广西、四川和等少数民族地区收藏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传统工艺品。2013年,欧东花在凯里市打造了一座占地约1460平方米“民俗服饰博物馆”,藏品包括苗族刺绣、银饰、蜡染、挑花、织锦等,其中不乏奇珍孤本。除此以外,博物馆里还收藏了壮族、彝族、瑶族等多个少数民族的艺术品。至此,苗族刺绣的工艺能以实体形式面向世人,让苗绣走进更多人的生活之中。在她身上,流动着的苗族文化的匠心与传承精神,让人钦佩动容。

入夜,千户苗寨的明亮灯光闪烁,置于夜幕中如同璀璨繁星。在非遗文化的手艺之路上,每个人的努力都宛如一盏明灯。以青年之力守护匠心,传播好文化故事,让更多的人读懂贵州,读懂灿烂的中国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将共同点亮这片文明的夜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