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 首页 » 校园原创 » 正文

校园原创:

【书信】一封家书

发布日期: 2015-11-12    作者: 谢岑    阅读:

亲爱的堂妹:

好久不见,十分想念。答应过你每逢传统佳节就写一封书信,竟搁置至今。又到了“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的重阳时分,别忘了给爷爷奶奶打个电话,聊聊近况。

上周视频通话的时候,你操着一口浓重美国南部口音的普通话,现学现卖地朗诵了一段余光中先生的《乡愁》。你问我究竟什么是乡愁,乡愁是何滋味。乡愁,是对于故乡的怀恋、生怕失去它的焦虑和想要留住它的希冀,以及在此之间惆怅徘徊的复杂心境。

虽说我生长在福州,未曾远离,可我何尝又没有乡愁?这种情感在进入福州大学、与五湖四海的同学接触之后,尤为明显。仍记得大一入学第一周,一位泉州南安的同学跟我说,“印象深刻小时候我爸带回来的福州鱼丸很好吃,为什么今天去食堂吃了一次,变成这种味道?”我竟无语凝咽。每年你来一次中国,我都会穿行于福州的街头巷尾,希望带你体验最真实的古早味。千年古城名小吃,受江南美食的影响,走的是清淡路线,又带有些秦淮的酸甜,却无奈在不断涌入的世界美食和城市建设中风雨飘摇。渐行渐远的古早味,这是我的乡愁。

三年前,你参观了我的高中,对地处的大学城应该还有点印象吧?当时你好奇大学城的学生们,尤其是非本地的同学住在这么远的地方如何了解、融入这个城市的文化。这么多年,我还是无法很好地回答这个问题。16km 不过是驱车半小时的距离,可是我们中的大多数即便周末进城,也是直奔宝龙、万达广场或三坊七巷的店铺,集体出游地点不外乎森林公园、千江月休闲农场云云。你可知烟台山上17国领事馆的洋楼和商行,你可知“百货随潮船入市,万家沽酒户垂帘”描绘的上下杭,你可知木栈霓虹相得益彰的芍园。是我们久居郊外的“象牙塔”,远离城市的传统韵味和现代风情太久了,以至于我们还未了解福州,就开始嫌弃这里,这是我的乡愁。

几年前,你拿了一首唐诗问我为何并不押韵。爷爷用福州话读了一遍,竟奇迹般押韵。原来不管是福州话还是闽南话,我们的方言保留了很多古音。奶奶经常对我的福州话感到深深的绝望,“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作为一个福州人,失去了自己独特的语言,那么文化岂不是‘皮之不存毛将附焉’了吗?”我很钦佩周围的闽南同学都能说一口流利的闽南话,也许这种无形的归属感是我们无法比拟的。无法深入理解福州的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未能传承,这也是我的乡愁。

其实,我完全能理解有同学对福州小城感到乏味,的确,这是一座温吞市井的千年古城,只是以它的节奏加快着城市化的步伐。有些美食,有些古迹,是我们没有保护她,是我们没有抓住契机适时宣传她。当然,我也不大认同诸如强制方言课程进中小学校园的形式来快速传承文化。方言、民俗能不能流传下去,这就交由历史来选择吧。

三山苍苍,闽水泱泱,这里出过林则徐、严复,也出过林觉民和冰心先生。福州枕着历史融入现代,它不是前卫的秀场,却能用时间见证存在。我非常欣慰你对父辈的祖国兴趣浓厚。待你归来,让我们一同踏过青砖朱门,泛舟闽江之上,登三山两塔,一扫你我的乡愁。

祝一切顺利。

谢岑

2015年10月1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