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 首页 » 校园观察 » 正文

校园观察:

【关注】金工实习训练:“炼”的是什么?

发布日期: 2018-04-28    作者: 全媒体中心学生记者 王燕芳 柯鸿达 何兴品    阅读:

编者按:在福州大学校园里,每到春秋两季,就会看到一群群整齐地穿着迷彩服的学生出入于机器轰鸣的学校机电工程实践中心,好几周都在忙着上“车铣钳刨”和“锻造”等课程。参与这门课的不仅有工科学生,也有不少文科生。在智能制造飞速发展的时代——


金工实习训练:“炼”的是什么?


运作起来咣当作响的机床、焊接时火光四溅的铁块、熔铸到一半就“夭折”的铁锤、因为手抖而被切得面目全非的小零件,以及一整天都兴高采烈、挥汗如雨但却永远是“粗制滥造”水平的队友……这些熟悉而亲切的场景,是在大学经历过金工实习的学生独有的记忆。

作为一门通识性的工程实践基础课,金工实习课程在国内许多高校都有数十年的历史。在理工学科氛围浓厚的福州大学,金工实习基地在建校之初就已成立,并于1960年正式投入使用。

据记者了解,在福州大学,金工实习是逾七成本科生的必修课。参与这门课程的不仅有传统工科、理科的同学,也有金融、管理甚至中文、音乐学、社会学专业的文科生。

在这个智能化时代,这样略带“古典气质”的工程实践训练课程还有怎样的意义?非理工类的学生为何也必须参与金工实习?金工实习的教学目标是什么?为此,我们在大学城各个高校、各类专业的学生群体中展开了调查。

传统:在车铣钳刨中当一回“工匠” 

传统的金工实习课程内容包括铸、锻、焊、车、铣、刨、磨、钳等传统的金属加工工艺训练项目。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金工实习一直是大部分福大学子都必须接受的一次“磨练”。“苦、乐、累、充实”——在此次回收到的近270份有效问卷调查反馈中,这四个关键词频频出现,大多数人都能够积极参与到金工实习课程中。“连续两周的课,快要累瘫了!”经管学院的大三男生张杨嘴上虽然抱怨,神色里却对自己设计制造的激光内雕作品很是满意。紫金矿业学院的张豪也乐在其中:“每天都能接触新事物,是一门很有魅力的课程”。而即将毕业的材料学院学生陈洪木回想起这一段实习体验,只觉得“浮光掠影,走马观花,意犹未尽”。

而我校机电工程实践中心作为福建省唯一一个综合工程训练类的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除了为本校学生开设工程实践课程之外,也承接了福建师范大学、闽江学院、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至诚学院、福建工程学院等院校学生的工程训练课程。

对于现代大学生来说,“打铁”的陌生感和新鲜感交织,成为了他们在理性的课堂学习之外,对传统工艺的感性认识。知乎网友@看见夏天的人回头读诗认为:“金工实习的那段时间让我体会到工人的不易,教会我们更多的是精准,精细,好几次的0.1mm都令人难以把握,这种绝望只有实习过的同学才能体会得到,对待这项工作的严谨一定会影响到今后的学习生活。同时金工实习一定也是对当代青年人关于动手能力的一大考验。”

来自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袁宏禹老师更看重金工实习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当今社会的 ‘手工热’正是来源于大家对传统工艺的价值追求,学校安排这样的实践课程有很大的合理性。比如,它可以更好地培养同学们的 ‘工匠精神’,而这对任何岗位的工作者来说都是必备的素养。

创新:富有时代特色的工程实践

理工类学生参与金工实习无可厚非,其他学科的学生为何也必须修习这一课程?在非理工类的学生群体中,这是一个常年讨论的话题。“事实上,‘金工实习’ 只是习惯性称呼,课程早已发展为工程训练。”我校机电工程实践中心的王文栋副主任表示。

资料显示,目前,福州大学大约有77%的本科生需要参加工程训练,涵盖来自理工、经管、人文等学院的 54 个专业。课程分为四个层次:工程认知、基础训练、综合训练以及创新实践。根据专业性质的不同,分类层递性完成,发挥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创新教育三大功能,着力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

而随着我国工程训练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校的工程训练课程从2003年至今已新增了数控加工、特种加工、装配技术、3D打印技术、控制技术、应用电工、智能制造等特色项目,并且更着重培养学生责任、安全、质量、团队、环保、市场、管理、法律等意识。“传统的金工实习以 ‘学习工艺知识、提高动手能力’ 为主要理念,是为理论课程服务的一个教学环节;如今,更注重 ‘了解工业过程,体验工程文化’,包括对创新能力的训练、多学科知识的相互融合和贯通、团队协作能力的锻炼等等。”王文栋副主任解释道。

工程技术在不断改变着现代社会,这种技术型的体验,让非理工科的学生也对课程乐在其中。人文学院大一的姚欣对工程训练充满了期待:“我很庆幸我们院有安排这门课程,我们班的同学甚至都讨论过到时候3D打印要做什么形状了!”

“对理工类的学生而言,工程训练自然是与专业结合得比较紧密;但是经管、人文等专业的学生也应具备最基本的工程素养。”这是我校教务处钟春玲副处长的观点。

“‘专业决定不了未来的职业’,这是一个大家普遍都认同的观点。既然如此,那么大学生也应该认识到自己不能只局限于本专业的视野范围之内。”经管学院的李会欣老师更多地关注到了金工实习与人职匹配的联系。“金工实习或许会成为一个契机,能够让非工科的学生更好地判断自己未来能不能跨专业深造、跨学科任职。这是一次非常好的尝试机会。”

“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金工实习这门课,不能说今后工作中用不到金工实习的知识就觉得这门课不重要。实际上,不少文科类学生毕业后还是要和制造业打交道的,了解一定的工程实践基础知识,对丰富知识、开阔视野是很有必要的。”钟春玲表示。

未来:瞄准复合型新工科人才

今年4月初,我校“毒牙”机器人战队在网络综艺节目 《机器人争霸》 中表现非凡,该期节目上线70分钟点击量就突破了4亿。而“毒牙”战队的孵化基地正坐落于我校的机电工程实践中心。在教学上,工程训练越来越注重融入创新思维、工程思维的引导,“创客”们越来越多,这些未来的工程师们正在受到更多的关注。

为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支撑服务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等一系列重大国家战略的实施,2017年,教育部提出了“我国高校要加快建设和发展新工科”的理念和要求。谈到未来进步的方向,王文栋副主任认为:“现在是创新驱动的时代,新技术培育新的工科领域,需要我们促进科学教育、人文教育、工程教育的有机融合。”

在可预见的未来,科学基础厚、工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新型工科人才更加符合国家的需求,因此,高等学校的工科教育必须与时俱进,全力以赴。“我们的前面是一片无人区,需要我们不断去开拓、创新。未来的课程,我们会逐步改进,增加学生的自主性,尽可能按照项目引导式教学,开设系列实战课程。”王文栋副主任表示。“工程训练这一系列的课程,不仅仅要培养学生们动手实践的能力、让同学们明白在团队中如何与人合作、与人沟通,更重要的是通过课程的启发,提高创新意识,尤其是培养创新思维,不分年级,不分专业。”钟春玲副处长补充道,“再进一步,把家国情怀、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带给同学们,让大家在以后的工作实践中入脑入心,终生不忘。”


(作者:学生记者 王燕芳 柯鸿达 何兴品

原文载于《福州大学报》第774期(2018年4月27日编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