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选)
启示
“志愿服务的意义在于传递爱心,传播文明。”福州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导甘满堂认为,省艺术馆文化志愿服务队的实践,较好地诠释了志愿服务如何做到组织化、专业化、常态化。
“当前,中国社会志愿服务正深入推进,开始改变运动化开展方式,越来越强调组织化、专业化、常态化,以确保志愿服务能为服务对象带来积极的改善。”甘满堂说。
组织化,体现在省艺术馆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精心组织一支由专业干部担任主干的志愿服务队,走出城市,走进山区,参与艺术扶贫、乡村振兴等工作。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支有组织的专业队伍,才确保了志愿服务的高效。
专业化,体现在文化志愿服务队利用自身艺术人才多的优势,精心设计志愿服务项目,如农村小学艺术支教项目、传统村落文旅开发项目、农民漆画和唐卡漆画项目等。其中,农民漆画和唐卡漆画是其为乡村定制打造的文创致富项目,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可靠的增收渠道。
常态化,体现在乡村振兴需要提高农民的整体文化素质,文化志愿服务需要长期坚持。文化志愿服务队从2004年启航,一直坚持到现在,已有18年之久。他们每年都会组织多批次的文艺界专家担任志愿者,下乡教学,赋能乡村文化发展,取得良好成效。
对于志愿服务如何成为长效机制,从而进行推广等问题,甘满堂认为,这需要建立激励机制,“长期性的志愿服务需要解决经费来源问题,必要的激励不可或缺”。
“由于志愿服务属于公益服务,一般不向服务对象收费,其经费来源有的通过发起单位来解决,也有的通过第三方资助来解决。”他指出,省艺术馆文化志愿服务队除组织本单位文艺界专家志愿参与服务之外,还积极对接省内外慈善机构,争取经费资助,以保障志愿服务常态化运营,这也是该志愿服务队取得成功、成为全国“最佳”的关键因素。
全文见福建日报:https://fjrb-fjdaily-com-s.fzu.edu.cn/pc/con/202208/05/content_202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