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①:2020 年10 月,外国语学院召开课程思政研讨会
图②:六届外语微课大赛全国二等奖获奖作品《中国旗袍》
学习外语,要有自己的立场
联接中外,沟通世界,是始终处在国际交流一线的外语类人才的重要使命。如何吸收学习不同文化背景下人类多样的文明成果?如何将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发展建设成果展现给世界?
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不断提升政治站位,加强顶层设计,强化组织推动,积极探索将一系列课程思政元素融入课堂,通过建设一批充满德育元素、发挥德育功能的大学英语课程和外语专业课程,探索高校外语类人才“培养什么人 、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 ”,为培养既能心怀天下,又有大国担当的外语类高素质人才创造成才沃土。学习外语,要有自己的立场“学习外语,并不仅仅是掌握一门语言技能,更重要的是拥有自己的立场。”谈到课程思政,外国语学院钟晓文院长一针见血地指出:
“兼具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 ,对外语类人才来说特别重要。只有足够了解我国的历史、国情,才能对外部世界的变化有客观的思辨和判断,才能在全球背景下,发出具有中国立场的声音。”
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院在2017年完善了英语、日语、德语专业的培养方案,强调要“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人文精神和创新、合作精神”。在专业课程体系中,新开了跨文化话语与中国形象、中国文化(英语授课)、文化形象翻译等课程,更加关注人文通识教育和中华文化立场的培养。
英语系的老师们尝试将课堂案例结合时事热点,增强学生们对国家的认同和批判思维能力。叶颖老师在《中级英汉翻译(上)》的课程中,邀请两位同学选取与疫情相关的新词及英文段落进行翻译和分享,结合我国高效有力的疫情应对措施,帮助同学们破解西方媒体报道的“话术”。随后,修读该课程的钱伟扬同学以“中国航天人”为主题,积极参与了《用英语讲中国故事》大赛并获得了赛区第二名的好成绩。
为进一步提高教师参与课程思政的能力和成效,尽快实现“每门课程讲德育 ,每位教师讲育人”,2020 年底,外国语学院成立了外语类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中心,外语教育教学研究中心、翻译实践中心也同时揭牌,为外语类课程思政、外语教育教学研究相互融通、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搭建了更好的平台。通过“学院系统构建+教师自主创新”的双通道,落实“价值引领、知识拓展、思维训练和能力建构”的课程建设理念。
“要让外语课程的思想性、文化性更好地融入其最原本的工具属性,让学生实现家国情怀的深化、人文素养与思辨能力的提升,才能真正达到既‘立德’又‘树人’的目标。”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林秋生表示。
“四个自信”是最好的切入点
那么外语类高层次人才教育的切入点在哪里?尤其是公共英语教学,面向全校上万名本科学生,覆盖面大且教学周期长。如何融入课程思政元素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
课程思政并不是对思政课内容的简单重复,也不是将国外案例换成本土案例。公共英语教学部从“四个自信”入手,一方面,新增了中国文化汉译英、汉英语言对比、走向世界的中国文化、外刊批判性阅读与翻译等课程;另一方面,加强对教师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教学方法提升强化了思政专题培训、专业研讨、集体备课等,引导教师利用课堂主讲、现场回答、网上互动、课堂反馈、实践教学等方式,将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授课内容,通过课堂“小改革”实现了教学效果润物细无声的“大变化”。
在绳薇老师《大学英语二》“战胜困难”的单元中,引入了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并布置了报道抗疫英雄故事的课后作业,不仅在语言和知识层面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也带领学生深挖中国人举国同心、同甘共苦的抗疫精神,使课程思政在产出环节落地。
俞秀红老师《科技英语》的课堂则分析了疫情期间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技术在疫情监测分析、人员物资管控、医疗救治、药品研发、后勤保障、复工复产等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疫情期间科技领域的中国力量,配合翻译练习和口语活动,深化学生对“科技创新”、“中国精神”的理解。
课程思政的尝试不断推进,对于学院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们来说,是个“三提升”——提升学生的获得感、提升教学质量以及自我知识储备提升。通过常年积累和不懈努力,绳薇、姚玲、俞秀红、胡慧玲组成的教学团队在 2020年首届全国高等学校外语课程思政教学比赛中获得全国决赛二等奖。姚玲、俞秀红团队的微课 Chinese Cheon-gsam(中国旗袍)在“2020年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第六届外语微课大赛”全国决赛中荣获本科英语组决赛二等奖。
“外语教育本质上是人文教育,从教书育人的原点出发,通过课堂交流,教学相长。对于师生来说,不仅是知识面的拓展,更是立场和观念的提升。”钟晓文说。
既要心怀天下,又要有大国担当
和其他学科相比,外语学科尤其肩负着培养国际交流人才的重任。那么,如何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中华文化“走出去”、“一带一路”建设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要求?
在学院看来,“知己知彼”是重要的基础。学院新增了跨文化交际、中西方文化差异、中西文化经典等课程并加入德育元素,通过深入了解中西方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培养与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授课实践中,谢雁冰老师围绕单元主题“Giving Thanks”,介绍和对比中西方感恩文化的差异,引导学子感受跨越文化差异的共同情感体验。姚玲老师《中国文化》的课堂用英文授课的方式解读从“仁义礼智信”中体现的中华文化精髓,探讨传统文化对现实社会的积极指导意义,深化学子对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认同,增强学子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金玉花老师在《高级综合日语(下)》课程中关注东京大学的“空中”毕业典礼,与学子们讨论对致辞内涵的理解。不少同学提到疫情期间中国的大国风范,表示作为大学生要成为有担当的人,还有同学提到应该以开阔的视野包容“差异”的存在。通过课堂讨论,学子们不仅锻炼了语言交流的基本技能,也对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以及人生价值等问题有了全新的认知。
2020年,葛茜等老师指导学生以抗击新冠疫情为主题的日语作文在日本侨报社、中日交流研究所主办的第16届“中国人日语作文大赛”中获得佳绩,为讲好中国故事添砖加瓦。
目前,外国语学院正在积极推进《跨文化认知与文明互鉴》系列慕课的录制工作,课程瞄准“一带一路”沿线的印度、埃及、意大利、希腊等文明古国的故事,进行多种文明的互鉴探讨。钟晓文表示:“希望拓展学子的知识面,深入跨文化的语境中,学会欣赏、理解多元文化,也对五千年历史的中华文化更加自信。”
积极推动课程思政改革,充分发挥外语学科优势,把思政教育理念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已经成了外国语学院全体教师的共识。从 2018 年至今,学院各个层面的近 50 项教改课题中,已有将近 50%的内容与课程思政相关,2021 年又获批了 9 个校级思政教改项目,占全校七分之一。“这对学院的教师进一步探索课程思政的改革创新是很好的激励。”钟晓文说。
在后疫情时代的国际传播大环境下,唯有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才能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融入了课程思政的外语课程,应当教会新时代的大学生既要心怀天下,又要有大国担当,在相互尊重、彼此包容的前提下求同存异,更好地融入世界发展的潮流。(7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