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福州大学新闻网

搜索

您的关键词

校园观察

您的位置: 首页 > 校园观察 > 正文

热文排行

“学姐,听说你那里还剩一张票,能不能给我?我真的很想去看。”福大人文学院的王婉真对着电话那一头焦急地说。她甚至转发了不下十条微博只为能够被抽中得到一张入场券,就在快要放弃的时,她在一个QQ交流群看到一条学姐转票的信息,于是就发生了上述的一幕。后来,她如愿看到了来自集美大学梨子话剧社演绎的《彼岸花开》。在五月份举行的首届福建省大学生戏剧节中,多部和《彼岸花开》一样精彩的话剧在福建多所高校的舞台上争妍斗艳,在校园内掀起了一股话剧热潮,有的学校甚至出现了一票难求的状况。话剧,究竟有什么样的魅力,它为何能点燃大学校园温度,使大学生为其持续“发烧”?

 

话剧节,校园刮起一阵“话剧风”

“一开始我们是在广场上排练,冷风呼呼地刮,一排练就是三四个小时。”《彼岸花开》中阿情的扮演者,集美大学梨子话剧社的演员倪欣说,“后来学校安排了比较专业且舒适的场地给我们排练,为了这次演出,学校还专门请了专业的老师指导我们。不仅如此,这次演出的道具、服装甚至是一些小方面,比如排练用的饮用水,学校都提供,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可以说演出成功也离不开学校的大力支持”。

看来省首届大学生戏剧节不仅为大学剧团提供一个更大的展示平台,更是一个能够引起学校对话剧关注的契机。

倪欣坦言,相对其他艺术形式,话剧一直比较小众,而现在戏剧节给了大学话剧一个发展的契机,逐渐走向主流。“就像话剧的春天来了一样。”

除了带动学校对校园话剧建设的支持之外,这次戏剧节也吸引了更多同学关注话剧。

“在之前,可能大部分观众会更倾向于小品啊,相声啊之类的,或者是只有几幕的小剧,很难坐下来安静地去欣赏一场长达一两个小时的话剧,认为有这时间还不如陪女友去看电影。”集美大学梨子话剧社的高小涵说道。

来自福大法学院的林绿宜对这次的话剧节很有兴趣,“之前学校也有举办过话剧表演,但是话剧在我心里就是浮夸的表演,感觉是比较边缘化的艺术,所以也没想过要主动接触。但是知道有个话剧节之后就觉得话剧应该是主流艺术的一种,觉得自己有必要重新认识。”

当然也有同学认为话剧节听起来非常高端,“以‘福建省’开头的话剧节听起来特别可靠,我想,演出的内容应该也会很精彩,所以也在微博上疯狂转发然后就抢到一张票。”至诚学院的郑同学一脸欣喜。

“现在每场的演出都几乎是座无虚席,如果演得特别好,还会看到陆陆续续入场坐在台阶上看的观众”梨子话剧社的倪欣感慨地说。

 

话剧热,源于其本身的魅力

近几年来,在福大,小到学院内部组织的班级话剧比赛,大到学校每年一度的防艾话剧大赛,大大小小的话剧比赛一直没断过。在记者做的128份问卷调查中,75%的受访同学表示自己曾经看过话剧,其中44%的同学表示非常喜欢这样的表演形式。

今年大一的璇璇就读于福大建筑学院,平时繁重的学业也没能阻挡她来欣赏话剧。“在繁忙的学习生活外有这样的消遣真是很棒。”璇璇几乎看完了本次话剧节在福大上演的每一出剧目,“像《天黑请闭眼》就给我们揭露了人性的善恶,特别能给人启发。”她说,在短短时间内,话剧给观众带来不仅仅是视听上的冲击,更有精神上的碰撞,“我觉得我喜欢上话剧了,以后会常常关注话剧演出的动态。”

与璇璇刚刚喜欢上话剧不同,来自福大生工学院的张帆可以算是个“资深剧迷”了,张帆告诉记者,她不仅看了话剧节在校内演出的几部剧,还特地去省人民艺术剧院看专业的话剧演出。“不论是专业表演还是大学里一些较为业余的演出,我都会认真看,跟着剧中人物一起哭一起笑。”张帆说,每用心看完一出剧,就觉得又见证或者自己经历了一个不一样的人生。“说起来可能有点矛盾,但是我喜欢话剧,就是因为它既是假的,又是真的。”张帆说,虽然舞台上话剧演的内容是假的,但是话剧背后所折射出的问题却是实实在在发生的。

话剧在校园里流行开来离不开它本身的魅力。来自环资学院的蔡泽宏也很喜欢话剧这样的表演形式。他认为话剧对演员的要求比对电影电视剧的还要高,“它没有重来的机会,对声音和肢体的表现要求都很高,需要能在现场感染观众”,不仅如此,“在一个小小的舞台里,不仅要有时间变化,还要有情景的转换”。“话剧的魅力更在于它能带着观众去做梦,这个梦就在你眼前,分外真实。”

在记者的调查中,52.2%的同学认为话剧的流行主要在于演员们对角色的精雕细琢。倪欣说:“对于我来说,在舞台上短短的一两个小时里,可以表达出各种各样的社会现状、人生百态,让观众能体会到不同的感受,这就是话剧的魅力。”但是要做到让观众身临其境却是要下一番苦功。虽然扮演的只是一只台词不多的小鬼,但是“那段时间几乎都泡在视频堆里了。什么《魔戒》、《钟楼怪人卡西莫多》,还有《蝙蝠侠》里面的小丑啊,形形色色的怪人……”

福大建筑学院话剧社的小黄,虽然经常在剧中只有几句台词,但为了诠释好这几句话,他常常抓紧每一个空闲时间练习,“爱上话剧,就像吃了炫迈,根本停不下来。”

 

话剧热下暗藏寒冰

座无虚席的话剧表演看似火热,但在记者的问卷调查中,发现依然有60%的同学认为自己不会主动去买票或者参与疯狂的免费抢票活动看话剧。“如果有同学约我一起看我会去,但是要让我自己通过各种途径去要票我可能做不来,因为对话剧并没有那么需要,看电影可能更轻松吧。”来自人文学院的向莎莎这样说道。

不少同学对话剧还是抱着可有可无的态度,有机会蹭到票看看话剧当作消遣也没什么不好,不能的话也没有妨碍。还有近一半的同学看完话剧表演之后几乎没有任何感受!

话剧热好像并没有把话剧的“心”融化。

“其实,话剧在校园里的形势并不好,很多话剧组织都是以玩的心态去组建,加上支持力度不顾,学生重心不投入,其实校园戏剧的组织是很不容易的,有很大的困难。”厦门理工大学话剧社的队长陈功勤说道。

“对于大学生话剧来说,我觉得演员更多的是想演,但不是真的喜欢戏剧。校园戏剧其实需要的不是演员,而是戏剧人。这是我们老师给我们的思想。一个戏剧人不仅是一个演员,同时又懂舞美,编剧,导演,甚至愿意甘心做一个普通剧务,而且会认真完成。如果一个剧社一个时期这样的人比较多,那这个剧社就会兴盛。”

福建省首次举办了话剧节给大学生话剧人一个新的平台,让大家欣赏校园戏剧,最主要的是让校园的同学去了解这项高雅艺术,甚至喜欢上它。但是陈功勤认为这个体系其实并不完善,“也许话剧节两年一次,三年一次,甚至五年一次,它没有一个定型的框架,很难给校园里做戏剧的学生带来信心。”

陈功勤所在团队每年都会赴港参加莎士比亚戏剧大赛,通过亲身经历,他发现了香港的大学会有固定的交流和比赛,学校也有专业的老师进行指导,“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首先“要固定话剧节的举办时间”,其次就是“从教育管理部门的角度重视对校园戏剧艺术的培养,使得各个学校给予支持。”陈功勤提出这样的建议。(福大记者团  庄桢桢   郑颖   郑新也)

上一篇:师者说——大学四年,如何度过?

下一篇:天多变,谨防“心理感冒”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