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中心讯/民以食为天。节约粮食,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每一粒粮食,饱含着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劳。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世界粮食日的由来
1972年,由于连续两年气候异常造成世界性粮食欠收,出现了世界性粮食危机。联合国粮农组织于1973年和 1974年相继召开了第一次和第二次粮食会议,以唤起全球特别是第三世界注意粮食及农业生产问题,敦促各国政府和人民采取行动,增加粮食生产,更合理地进行粮食分配,与饥饿和营养不良作斗争。但是,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世界粮食供需形势更趋严峻。
1979年11月,第20届联合国粮农组织大会决议确定 1981年10月16日(10月16日为联合国粮农组织创建纪念日)为首届世界粮食日,此后每年的这一天都定为“世界粮食日”,其宗旨在于唤起全世界对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的高度重视。
我国粮食安全形势与展望
粮食安全的最大贡献,将对世界粮食安全发挥“定海神针”的作用。我国用占全球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活了近20%的人口,实现了从饥饿到温饱再到小康的历史性巨变。近年来我国粮食连年丰收,全社会粮食库存充裕,但我国粮食供求一直是紧平衡格局,未来随着居民消费升级,粮食需求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还将刚性增长,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粮食安全问题被放于突出的位置,对保障粮食安全提出了具体举措。
爱粮节粮,从你我做起
为帮助居民改变食物浪费的习惯,联合国针对粮食损失和浪费问题提出了减少食物浪费的九个简单提示,只要你我生活中多一份意识,实践起来并不困难。它们分别是:
1.从小事做起——在家里减少食物分量,在餐馆选用大盘共享;
2.不浪费任何食物——将剩余食物用于下一顿饭或另一道菜;
3.按需采购——应当理性购物,将所需食物列一份清单,并按清单采购,不要超量购买;
4.避免偏见——购买“丑陋”或形状不规则的水果和蔬菜,因为它们只是看起来略有差别,但质量同样好;
5.检查冰箱——将食物储存在 1~5 摄氏度之间可以最大程度地保鲜和延长保质期;
6.先进先出——尽量使用先前购买的食品,而且往冰箱和橱柜里堆放食品时,将先买的产品移到前面,将新买的产品放到后面;
7.了解日期——“保质期”表示食物可安全食用的最后日期,而“此日期前最佳”是指在该日期之前食物的质量最好,但之后食用仍然是安全的,在食品包装袋上面还可找到的另一个日期标记是“此日期前出售”,它有助于生产商和零售商进行存货周转;
8.堆肥——出现一些食物垃圾可能无法避免,可以设立堆肥箱;
9.捐出余粮——分享即是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