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讨好症”,顾名思义,即通过字斟句酌地修改对话中的文字来取悦对方,使对方在接收到消息的同时能够收获附加的舒适感。其具体表现包括在句尾添加波浪号、将“的”修改为“啦”“滴”“嘞”这一类更显活泼的词汇等。
在笔者看来,“文字讨好”的语言习惯,并非一味“讨好”对方,而是网络媒体勃兴条件下应运而生的新型社交礼仪,是综合素养提高背景下新时代民众尊重意识增强的直观体现,更是后疫情时代网民群体渴望获取信任、与他人建立紧密联结的文字表现。
这项社交行为有其产生的必然性。受制于网络文字对话的特殊性——缺乏面部表情、肢体动作以及语气语调等面对面对话所特有的情绪表达方式,线上聊天缺少准确表达情绪的渠道。而通过增添表情包、语气词、颜文字,这一方面的缺失可以被有效弥补,从而使聊天双方得以更加精准地接收文字背后所传递的正向情绪,以此减少信息误差,避免不必要的冲突。
不仅如此,在新兴的社交环境中,随着人与人连接范围的扩大,日常需要沟通的内容也随之增加,弱连接成为人际交往的常态。为了在与不同类型的人交往的过程中尽量避免矛盾,文字讨好作为一种“可以复用的社交礼仪”自然而然地被大多数人所采用。一方面,被“文字讨好”的人在看到对方亲切的反馈后更容易产生被信任感与被尊重感。正面交流感能够促使双方更快速地建立起亲密联结,有效促进后续的高效沟通。另一方面,主动进行“文字讨好”的人也为自身设立起谦卑友好的形象,对其个人的人际交往有显著的辅助作用。
诚然,有部分人的“文字讨好”是性格使然的行为,但也有不少网友表示使用这样的语言表达方式并非自身意愿,而是为了合群而隐藏真实情绪的刻意改变。数字化社会中人与网络的关系紧密且难以剥离,随着对手机依赖度的逐步增强,人们已然困囿于新媒体设定的数字化场景之中而不自知。我们一方面每天都在接收着受到“文字讨好症”侵染的消息,另一方面又受其影响不自觉地成为这种信息的传播者。这种刻意不真诚的“文字讨好”是社交行为异化成模仿行为的绝佳例证。当“文字讨好”的思维范式深深嵌入脑中而使人忘却自己真实状态下的聊天方式时,这样的交流也就偏离了社交的初衷,反倒加剧了社交礼仪上的内卷和精神上的无效内耗。
文字讨好作为互联网文化的产物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语言的实际应用受具体交际情况的影响,人们应当具备在不同语境下切换沟通模式的灵活性。例如在工作群、通知群中需要采用干练简洁的语言,而在私下闲聊时则可以按照自身喜好选择语言模式。
任何社会事物的产生与发展真正的落脚点都在于“人”。“文字讨好症”盛行的背景下,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作出模仿;但当你因此感到身心俱疲之时,请别忘记,作为一个独立的人类个体,你有权利选择让自己舒适的社交方式。
(8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