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 首页 » 校园原创 » 正文

校园原创:

清明的前世今生

发布日期: 2015-04-13    作者: 刘伟明    阅读: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清明时节。

所谓清明,按照古人的说法,“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语出《淮南子·天文训》)而清明的意思,大抵是说“历独指清明风为三月节,此风属巽故也。万物齐乎巽,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语出《国语》注解)。由此可见,清明,至少在春秋战国时期有已经有了明确的记载。不过,那时的清明,或许和谷雨、惊蛰一样,只是被简单地看作是一个节气罢了。

农历三月间对于传统中国来说,是个节日相对较多的时间段。打头炮的是三月三,上巳节。对于现在大多说中国人来说,这或许是一个相对陌生的节日。不过翻开古籍,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指的都是上巳节。而所谓的“禊事”,实则指古人的一种游园活动。到了唐代,“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杜甫的诗更是直接点明了这一节日受欢迎的程度。

相较于上巳节,人们可能会更了解寒食节。“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韩的一曲《寒食》,点缀着这个平凡却意味超然的节日。而这个节日的由来,就像端午节那样,背后暗藏着一位忠臣介子推的血泪身世。子推晋文公的一把大火,便注定了这个故事凝重的基调。于是晓谕全国,次日禁火,只吃寒食。这则故事,正统的史料上没有详细地记载,但流传的广了,也就这样一代代地传了下去。晋文公一定不会想到,几千年过去之后,“江淮间,寒食日家家折柳插门”(语出《荆楚岁时记》)会成为南北朝的风俗。到了唐朝,“一朵又一朵,并开寒食时。谁家不禁火,总在此花枝,”寒食已然成为一个盛大的节日庆典。

“寒食第三节,即清明日矣。”(语出《东京梦华录》)

如果说唐代之前,寒食与清明是两个前后相继但主题不同的节日,前者怀旧悼亡,后者求新护生;那么在唐代之后,寒食和清明发生了真正的内在文化关联。冷食祭墓的仪式顺延到了清明,而清明又吸纳了来自上巳节的踏春巡游,于是“节日,亦禁中出车马,诣奉先寺道者院,祀诸宫人坟,莫非金装绀,锦额珠帘,绣扇双遮,纱笼前导,士庶阗塞。”(语出《东京梦华录》)清明成为当时人们的狂欢盛典。

入宋代开始,寒食与清明并列放假,不同年号分别有四至七天的假期。为了让人们能够在清明扫墓、踏青,特地规定太学放假三日,武学放假一日。此盛世热闹景象,一一为《清明上河图》所收录。

时间一晃,上巳节和寒食节已经悄悄湮灭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上巳节一直延续到了清朝,在中川忠英的《清俗纪闻》一书中仍有这样的记载:“上巳之日,家家在门户左右及灶上、床上等处插置菜荠花,”而踏青赏玩一事似乎已经归并给了清明节,而其所受到的重视程度也大打折扣。寒食节则在《清俗纪闻》一书中未曾以节日习俗的标题出现。插柳,祭扫之事项,已经全部归并到了清明节的内容里去了。

又是清明雨上折菊寄到你身旁。

斗转星移,节日的文化内涵日久弥新,而风俗也有了几番变化,但是不变的是中国人对于春天寻访自然的向往,和对于祖先感怀尊崇的思绪。试看新柳初发,繁花盛开,久在樊笼里的我们,是时候一起来领略大自然的馈赠。这或许便是清明这一节气得以升华成一个传承千年的节日的缘故罢了。(刘伟明)

>